《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延安 13 年改革开放 30 年》一文指出:延安 13 年与改 革开放 30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 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个时期中国 共产党“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主要表现,分别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B. 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C. 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D. 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
|
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 被罢官后也被查禁。造成其相同归宿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朝缺乏革旧鼎新的政治胸怀 B. 书中作者的观点与时政要求不合 C.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D. 作者的个人经历影响统治者对其的信任程度
|
|
智者学派是公元前 5~前 4 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 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 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由此可见,当时的希腊 A. 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 B. 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C. 社会中人文色彩较浓 D. 城邦之间关系融洽
|
|
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 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 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 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A.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 宗法观念与少数民族政权不协调 C.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 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
|
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 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 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 21%的种子公司,控制 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 说明 A. 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B. 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C. 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D. 全球化与单一民族经济难以共存
|
|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 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 “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 普通民众与市场联系的渐趋减弱
|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 3 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 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民用企业的兴办 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 增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 D. 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
|
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 厂女工每天干活 12~16 小时,平均寿命 17 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 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B. 坚定了工人的阶级斗争意识 C. 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D. 研究视角可以参考社会史观
|
|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 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 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 以欧洲为中心的洲际经济联系加强 B. 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倾销市场 C. 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 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
|
|
雍正皇帝曾说:“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 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 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下 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 A. 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 以立法形式分离农商关系 C. 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 D. 利于自然经济稳定性的巩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