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 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 C.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 D.“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
|
|
从下列两表中能看到的本质问题是 《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
1842~1860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A.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 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C.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艰难发展
|
||||||||||||||||||||||||||
洋务运动中随着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产生如下结果:“以湖北一省而论……实因轮船畅行,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而襄樊一带行店关闭,车户歇业,瘠苦情状,尤不堪寓目。”对此有人批评洋务运动是“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于官也”。这段史料说明 A. 近代航运企业夺利于民说明洋务运动的局限 B. 片面追求经济变革而不动政治体制只能失败 C.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不堪 D. 社会的转型发展往往伴随着部分群体的苦痛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十三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 ——邓小平 材料二“我一直认为入世后既不会遭遇洪水猛兽也不会一夜之间发生经济奇迹。”“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有时难免会飞进一两只苍蝇。” ——中国入世谈判的最后一任团长龙永图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 (2)有研究者指出,中国近代重要城市的分布呈弓箭状。观察上图,指出图中“弓”上的城市哪些是改革开放时的经济特区,哪些是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
|
|
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大范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举世瞩目变化的是 A.建立深圳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 C.开放沿海城市 D.加入世贸组织
|
|
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将“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3年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负责贸易的部门和外经贸部合并成“商务部”。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言论是 A.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B.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 “必须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充分利用好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D. “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功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
|
下图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 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外贸大幅度的增长 D. 中美建交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
下列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该表不能直接反映的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数据中国海关统计)
A. 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B. 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 C.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D. 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出口总额已超过国有企业
|
||||||||||||||||||||||||||||||||||||||||||||||||||||||||||||
1992年3月至7月,国务院先后决定进一步开放黑河市、绥芬河市、珲春市、满洲里市、伊宁市、博乐市、塔城市、凭祥市、东兴镇、畹町市、瑞丽市、河口县、二连浩特等13个沿边城市。与沿边城市开放相关的条件有 ①国家战略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国际环境 ④地理位置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