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君臣之间的关系并非父子之间的亲情,需要计算利害得失。”该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鲁国大夫臧文仲因毁掉国内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同意妾侍织蒲席出售被斥为“不仁”的人。一百多年后,孔子学生子贡从事商业,但被指责为不安本分。这反映出当时

A. 商人社会地位不高    B. 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C.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A. 百家争鸣的结束    B. 思想兼容的走向

C. 国家统一的实现    D. 各种学派的诘难

 

公元前 403 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同时派人朝见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公元前 377 年,三家灭晋,三分其地。这一事件,在政治上有划时代意义,主要表现为

A. 社会基本统治秩序遭到破坏    B. 王室衰微失去对诸侯的控制

C. 土地国有为土地私有所代替    D. 诸侯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加剧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    

A.天子地位一落千丈             B.守法血缘关系衰落

C.正统观念仍受重视             D.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A. 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B. 专制集权统治借助伦理关系

C. 宗法政治与人伦秩序相结合    D. 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礼记》记述了周代贵族朝会的列位: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 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这反映了当时

A. 严格的礼制秩序    B. 宗族内部等级森严

C. 诸侯向天子朝贡    D. 分封子弟尊卑分明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尊周王为天下的“共主”,从而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这说明当时

A.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高度集中    B. 中国主流思想文化已经形成

C. 政治制度推动了文化的趋同    D. 周礼通过血缘关系辐射地方

 

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这种 观念直接推动了

A. 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向    B. 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C. 宗法等级观念的形成    D.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西周王室吸取殷商“暴民而亡”的教训,提出了一套“天命”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种思想

A. 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    B. 解决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C. 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    D. 实现了最高统治权力高度集中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964/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959 25960 25961 25962 25963 25964 25965 25966 25967 25968 2596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