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下表中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6—17世纪尼德兰(荷兰)阿姆斯特丹人口数
A. 《航海条例》颁行 B. 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C. 北美殖民地开拓 D. 海外贸易快速扩展
|
|||||||||
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B. 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 C. 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 D.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
|
|
据统计,直到1946年11月,中国西部的15个省市仍拥有金融机构2045家,占全国总数的38.7%。若以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数计,西部15个省市的平均数为136.3家,东部24个省市平均拥有134.5家,西部略高于东部。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 东西部经济水平具有均衡性 B. 东部金融水平稍微低于西部 C. 持久抗战影响国家金融分布 D. 金融的布局受解放战争冲击
|
|
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以前,全国大型厂矿3935家,沿海各省集中了80%以上。及至1943年,后方工厂已达5266家,与战前相比增加了18倍,涵盖了冶金、机器、造船、化工、面粉、造纸、火柴等上百种行业,成为中国新的工业基地与生力军。这表明,战时工业的内迁 A. 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为全面抗战准备了条件 C. 加速了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 扭转了失衡的工业布局
|
|
到1928年底,美、德、挪、比、意、丹、葡、荷、英、法、西等国相继与国民政府签订新关税条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将协定税则改为国定税则,将值百抽五税率改为差等税率,税率由5%至80%共14级。这些变化 A. 使中国真正实现关税自主权 B. 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扭转了中国贸易的逆差局面 D. 使关税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财政来源
|
|
据记载,1916年上海一家并不显赫的运输洋行,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就收到了铁路、面粉厂、纺织厂等工业行业的订单20多张。此现象说明 A. 中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B. 重工业已经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 C. 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 D. “实业救国”已经开始变为现实
|
|
下图是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 B. 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C. 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D. 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
|
|
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随后颁行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这些做法 ①是对洋务运动的根本否定 ②从法律上规范工商业者的行为 ③顺应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④迎来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19世纪末,洋纱开始大量输入四川,“女子终日纺纱不易一饱”,故多以购买洋纱织布为业,“比户莫不置有布机”,川省“每年输出布匹亦可谓一大宗”。由此可见,洋纱入川 A. 推动了纺织业生产的优化 B. 造成了纺纱工的失业破产 C. 开启了纺织业商品化进程 D. 实现了织布业的机器生产
|
|
1877年,清政府派遣学生赴格林威治大学留学的考试科目为:“……四曰铁甲穿弹;五曰炮垒;六曰汽机;七曰船身浮率定力;八曰风候海流;九曰海岛测绘。”据此判断其目的是 A. 学习航海技术 B. 增强海防力量 C. 发展军事工业 D. 创办民用工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