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 ) A. 丝绸 B. 香料 C. 玉米 D. 茶叶
|
|
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共同点是( ) A. 国家干预经济 B. 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C. 完全推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
|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
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 C.顺口溜中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有限 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
|
|
中央电视台在某地举行的大型专家鉴宝会上,有人拿出其收藏的一件唐代瓷器(如下图)请专家鉴定。专家认定这是一件粉彩瓷,并一口否定了该藏品的真实性,其理由应是 A. 唐代只有白瓷 B. 唐代只有青瓷 C. 古代中国没有彩瓷 D. 唐代以后才有彩瓷
|
|
《礼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ù,卖)”。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 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 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 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 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
|
下表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图”,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1980—1982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 B. 从1982年底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 C. 这个时期执政的美国总统主要是里根 D. 说明美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到“新经济”时代
|
|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 A. 泉州 B. 广州 C. 南京 D. 上海
|
|
1896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同时将商部和传统的工部合并,成立农工商部。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清政府 A.将地方督抚的财权收归到中央 B.顺应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需要 C.加强中央政府发展实业的职能 D.达到通过行政改革以消弭革命目的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部分)
——摘编自WTO协议 材料二自加入时起,中国根据《WTO协定》第12条加入该协定,并由此成为WTO成员。……中国应取消适用于出口产品的全部税费,除非本议定书附件6中有明确规定或按照GATT1994第8条的规定适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贸易组织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指出该特点对世界及各国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自加入起”的确切年份和会议名称。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发展机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