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因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A. 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 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 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 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

A. 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

B. 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

C. 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 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

 

唐朝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是把修齐治平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的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A. 认为“理”在儒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B. 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生活各个层面

C. 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

D. 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另一代表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他们主张

A. 忠孝为本

B. 勤俭节约

C. 国富民贫

D. 藏富于民

 

改革与调整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1913-1925年俄国经济发展状况

(1)指出上图中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在这幅漫画中,罗斯福总统身后有4幅图画.描绘一棵树(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第一幅枯木老人形象逐渐焕发生机,到变成参天大树,第四幅画中的大树上已结满丰硕果实,全都是新政措施,包括: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CCC);《农业调整法案》(AAA);《全国工业复兴法》(NRA)等。罗斯福指着画宣称“这是渐变,不是革命。”

《是渐变,不是革命》(1934年)

(2)解释“这是渐变,不是革命”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评价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关键词表

中外合资

互联网

高速铁路

浦东新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简政放权

中共十四大

“南方谈话”

安徽凤阳小岗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某个侧面选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某班同学以“钟表”作为研究历史的载体,进行了分组探究活动。

探究1:中外古老的机械钟表

上图是水运仪象台的结构示意图。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1092年,由北宋天文学家、宰相苏颂主持研制完成。它集计时报时、天文观测和星象显示三种功能于一体。它依靠水流推动水轮带动仪器转动。宋金战争中被掠走,宋室南迁后多次试图再造,因其构造太过精妙均未成功。2012年8月,其1:3的科学复原模型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展出,轰动一时。

下图是英国索尔兹伯里大教堂钟,是欧洲最古老的机械塔钟,大约制造于1386年。它坐落于塔楼之上,为定时敲钟提供依据,向公众提供时间,指导着信徒在规定时间从事聚会、祈祷等宗教活动。此钟以重锤驱动机械运转。后来,这种技术被钟匠们转化运用于小型化墙钟的制作中。

(1)阅读材料,比较中国和西欧这两种闻名世界的机械钟有何不同。

探究2:钟表与工业革命

(2)有学者提出:“钟表是工业时代的关键机械”。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对此观点进行简要说明。

探究3:钟表与民族工业宝时造钟厂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钟表工业的序幕。同学们将其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分阶段制作了如下三张资料卡片:

(3)①依据材料,分别指出这家企业民国时期各阶段的发展概况。

②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影响该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8~10世纪)在波斯湾以及纵横中亚的商道上存在规模巨大的交易活动。奢侈品潮水般地从国外涌来,独具特色的白釉唐碗成为当时的绝对潮流。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着当地陶瓷业的发展,消费者或许是那些买不起产自中国的上等瓷器的人群。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湾的陶瓷工匠开始模仿进口的白瓷,用碱、锌甚至石英去仿制透明的、高质量的、看上去很像中国瓷器的器皿。在巴士拉等地,人们还发明出用钴制作“青花瓷”的工艺。

(1)阅读材料,概括唐代瓷器外销对波斯湾地区陶瓷业产生的影响,结合图6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瓷器能够对当地产生影响的原因。

15-18世纪“全球性交换”大事年表

序号

年代

事件

1493年

哥伦布把甘蔗带到美洲。甘蔗产量的不断增加给美洲带来新的产业;蔗糖提炼和朗姆酒提取

1510年

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首次输入非洲黑人奴隶

1555年

中国种植玉米的首次记录

1674年

法国人在印度的本地治里建立贸易站

17世纪

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

1600-1800年

大约100万欧洲移民来到北美

18世纪初

原产于非洲的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1761-1767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收入从200万镑增长到750万镑

1788年

英国船队到达悉尼,建立了在澳大利亚的第一批定居点(注:到19世纪早期,欧洲人和欧裔美洲人成为太平洋各主要群岛的主要人群)

 

 

(2)撰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上表资料后,拟了一份有关“新航路开辟引发全球性交流”的小论文提纲,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帮他完成下面提纲的空缺部分。

论文提纲如下:

观点: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性交流,加强了各文明区域经济文化的联系。

论述角度

论据(从表中找,写出序号,不能重复)

结论

1

 

④⑤⑧

 

2

物种的交流

 

 

3

 

 

改变了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

 

 

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在主旨讲演中说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同月,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纳·穆罕默德在北大论坛视频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国通过不同平台积极参与重要的全球治理改革,“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全球治理创造新平台的又一个典范。

(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指出其提出的时代背景。除提倡“一带一路”之外,另举两个例证说明我国“通过不同平台积极参与重要的全球治理”。

 

 

某班同学举行辩论会,以下是双方的主要观点:正方认为,它完善和稳固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反方认为,它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并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文化的趋同。可以推断,此次辩论会的主题应是

A. 美苏“冷战”的利弊

B.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利弊

D.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下侧“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年代尺中,②处应填入的时间是

A. 1957年

B. 1967年

C. 1993年

D. 1999年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的经济民族主义”,实现“贸易自由流动”。各国采取的措施是

A. 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B. 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 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

D. 签署了关贸总协定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798/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793 19794 19795 19796 19797 19798 19799 19800 19801 19802 1980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