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 李鸿章——蔡元培——孙中山

B. 孙中山——蔡元培——李鸿章

C. 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

D. 蔡元培——李鸿章——孙中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流行开来,以下属于这一时期变局论思想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D.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

A. 能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B.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 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 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 思想观念

B. 军事技术

C. 经济组织

D. 教育制度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A. 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 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 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 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 平等外交思想    B. 屈辱外交思想

C. 传统夷夏思想    D. 殖民外交思想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 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 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 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 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385/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380 19381 19382 19383 19384 19385 19386 19387 19388 19389 1939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