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公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设置法典编纂委员10人,并派人赴希腊考察法制,至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第二年又补充二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从这段文字中可以解读的正确信息有

①制订该法的起因是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②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③该法的颁布与梭伦改革同时进行

④该法借鉴了古希腊法制的成果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 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题文)自秦始皇泰山封禅以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这说明

A. 儒学思想成为主流

B. 君主治国理政思想的宗教化

C. 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D. 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

 

“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 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B. 奖励耕战与民休息

C. 厉行赏罚崇尚法治

D. 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 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D.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的生产

A. 冲击了当时的等级观念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

D. 导致了私营工业的萎缩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      )

A. 人地矛盾的显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稻麦种植的减少    D. 技术交流的增加

 

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阁臣拥有“批红”权力

B. 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

C. 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

D. 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民比例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沦是

A. 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B. 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

C. 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D. 官员的增加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983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A. 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

B. 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

C. 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D. 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8241/68464) 首页 上一页 18236 18237 18238 18239 18240 18241 18242 18243 18244 18245 1824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