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包括29个独立的法律文件,其中规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应采用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应以倾销或补贴方式出口旧商品。”。这表明WTO( )

A.推动了世界贸易法制化进程 B.重点保护了贸易小国的利益

C.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D.扫清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障碍

 

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表明: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个,其中,欧洲39个、南北美洲总共40个、亚洲6个、非洲8个大洋洲1个、跨地区的7个。其中1990年以后成立的有69个。材料表明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的特点不包含

A. 1990年以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几乎没有发展

B. 欧美经济区域集团化程度较高

C. 亚洲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还较少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呈现不平衡发展状态

 

“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的历史现象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D.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

B. 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 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D.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中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 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B. 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C. 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D. 促进了区域集团化

 

某地区一些国家签订了一份合作文件,包含如下主要内容。该文件是

A.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B. 《布雷顿森林协议》

C. 《欧洲联盟条约》

D.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下面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

项目

时间(年)

 

工业利润总额(单位:卢布)

1965

225亿

1970

560亿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1961~1965

6.1%

1966~1970

7.7%

 

 

上表反映了

A. 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

B. 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 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D.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921年,列宁曾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这种想法后来在什么政策中付诸实施(  )

A. 新经济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五年计划模式

 

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

A. 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B. 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C. 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

D. 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新经济体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8229/68464) 首页 上一页 18224 18225 18226 18227 18228 18229 18230 18231 18232 18233 1823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