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卒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并将内外银库所贮银两,及钱法堂存贮新铸制钱数百万串,禄米等仓存贮米石,均皆搬运一空。”“并闻内廷各宫殿及颐和园内陈设,均已搜掠罄尽云。”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 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
|
|
|
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没有送出的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从中我们不能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A. 清政府闭关锁国,骄傲自大 B. 林则徐主张禁止鸦片输入,维护国家利益 C.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 D. 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
|
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①《虎门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③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理论有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C.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
|
|
“在文艺复兴初期,人们有一种感觉,认为一切都是古人说得对,以至于真正的问题就是应该对古代膜拜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这里的“古人”指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 B. 这里的“古人”指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人 C. 作者认为应该膜拜古人而不是上帝 D. 作者认为文艺复兴初期的人们盲目崇古
|
|
|
《明史·儒林传序》认为明代“科举盛而儒术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 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 程朱理学受到批评 C. 科举考试忽视儒学 D.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
|
|
|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该计划 A. 以重工业为主要建设内容 B. 实施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处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下 D. 导致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
|
|
|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经济危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危机发生后各国陆续调整了经济政策 B. 危机迫使各国重新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危机爆发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彻底失败 D. 危机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并存
|
|
|
1898年清政府发布谕令:“图治之法,以农为体,以工商为用……兼采中西各法,讲求利弊,有能创制新法者,必当立于优奖。”清政府在这一谕令中 A. 提倡发展工商业 B. 主张向西方学习 C. 主张重农抑商 D. 否定洋务运动
|
|
|
下列概念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特征的有 A. 理性时代 B. 专制社会 C. 农耕时代 D. 科举社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