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十二铜表法》的法律条文节选,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权 五、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 九、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十、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十一、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材料二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相邻关系) 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 五、疆界发生争执时,由长官委任仲裁员三人解决之。 六、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弯处为十六尺。 八、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九、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十、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材料三 第八表私犯 三、打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十、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 十四、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 十八、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二十一、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作祭神的牺牲品”。 二十二、法律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事后拒绝作证的,即为"不名誉者",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亦不得请他人为之作证。 二十三、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 请回答: (1)请你依据对上述法律的解读,简要描述当时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 (2)请你依据对上述法律的解读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颁布《十二铜表法》的作用。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防止滥用权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材料二 从逻辑上说,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同时,由于监督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也必须受到监督。于是就会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的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材料三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于私权力,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自由的;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而用法律制度手段制约“公权力”,则是中国依法治国打造良政善治的核心 ——中新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 (2)综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角度,结合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如何有效地制约权力”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绘制的一幅卡通画——《要么联合,要么死亡》。它流传极为广泛,并在独立战争时期、邦联时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意,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的政治状况。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各州代表在费城集会,经过4个月的闭门讨论,起草制定出一部崭新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截至1788年6月,这部宪法经9个州批准而正式生效,时至今日,它虽然历经200多年,但仍是美国的根本大法。 ——美国1787年宪法影印件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卡通画在邦联时期被赋予了怎样的含意?为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87年宪法的主要创举,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其历史地位。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三中“最大的困难”的?
|
|
|
斯巴达面积达8 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雅典领土约2 550平方千米,人口最多时约20~30万;古希腊有很多人口不过一两万人的小邦。以上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 A.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B. 无等级差别,无贵贱之分 C. 范围只局限在城市 D. 实行联邦制
|
|
|
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这表明 A. 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 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 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 宗法制度雏形初具
|
|
|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 西汉 B. 秦朝 C. 东汉 D. 明朝
|
|
|
如图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典礼演出上发表讲话时拍摄的、以林肯纪念雕像为背景的照片,被称为具有深刻历史寓意的“千古绝唱”。这张照片的深刻历史寓意是
A. 黑人正式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一员 B. 两者都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C. 奥巴马直接受益于林肯废除黑人奴隶的政策 D. 美国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
|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时,一位成员就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的社会状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误的是 A. 公民大会是常设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B. 这一时期雅典实行民主制 C.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 D. 公民在公民大会的发言受到一定的限制。
|
|
|
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 A. 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 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C. 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 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
|
|
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直到1875年宪法颁布才最终稳定下来。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 A. 帝制 B. 君主专制 C. 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