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某国际经济组织纲领称,该组织旨在“通过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成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该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关贸总协定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欧洲联盟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下列对“路线图”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各成员已实现贸易自由化

②有利于推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③决议对成员不具有约束力

④开始走向政治一体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A. 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 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 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 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1928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B. 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C.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D. 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下列对于让他产生“幸福感”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建立起集体农庄,使苏联快速实现了工进化

B. 取消义务交售制,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 实行实物配给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允许私有制存在,使国家完成经济恢复工作

 

1975年,苏联的电力、原油、钢等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3%上升到1975年的53%,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主要是因为

A. 美国经济陷于“滞胀”危机    B. 苏联革除了斯大林模式弊端

C. 苏联改革重点在重工业发展    D. 美国已经转型到知识经济时代

 

下面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英国税收变化简表,表格信息反映了

A.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 英美已经建立完整的社会福利制度

C. 知识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D. 英美等国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B. 经济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 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

D. 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下图为漫画《新政疗法》。漫画《新政疗法》(克利福德·贝里曼)小注:新政医生罗斯福总统正试图拯救病重的“山姆大叔”,且不忘告诉护士(国会)“当然,如果我们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可能要改变治疗方法。”据材料可以推断

A. 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制衡

B. 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C. 作者对新政成效略带悲观

D. 新政对经济进行局部干预

 

凯恩斯说“罗斯福总统所采取的行动计划认真地看,不仅是美国,而且是全世界经济复苏的手段”;“它是激烈的政策,产生的结果将以更为良好的行为改变潮流的方向。”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行动计划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B. 激烈政策开创了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C. 良好行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D. 新潮流顺应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趋势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8047/68464) 首页 上一页 18042 18043 18044 18045 18046 18047 18048 18049 18050 18051 1805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