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 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 甲午中日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 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困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工人年满60岁,女工人年满50岁,由劳动保险基金付给其数额为本人工资的35%~60%的养老补助费,实施范围包括铁路、邮电、航运及有职工100人以上的工厂、矿场。《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在当时是件大事,那时的工人都争阅报纸,互相恭喜,有的工人还组织腰鼓队到各车间报喜。工人还在讨论会上发言:“从来工厂都是养少不养老。年轻力壮时让你干活儿,老了干不动时就叫你滚蛋。哪里有人老了,每年还给你发养老金的好事?”

1953年,政务院对《劳动保险条例》进行修改,把实施范围扩大到工、矿、交通部门的基建企业单位和国营建筑公司。同时还规定本企业工龄满5年未满10年者,付给本人工资的50%;已满10年未满15年者,付给本人工资60%;满15年及15年以上者,付给本人工资70%。符合退休规定的工人如需要继续工作,除工资照发,另按月给付在职养老补助费。1955年又将女干部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从此,我国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退休制度。

——摘编自孟昭华《中国民政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养老退休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养老退休制度改革的意义及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

时间

经济思想

主张

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

重商主义

主张国家于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

自由主义

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凯恩斯主义

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新自由主义

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

 

——摘编自颜昌盛《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报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一条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些具体条款:“不得在街市走马”、“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速”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的现代条款。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唐律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今相差无几。

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在1300年,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他还规定,来罗马朝圣者需要靠左侧行走。欧洲的贵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习惯,而农民在赶车挥鞭之时,坐在左边更顺手些,所以更多地选择从下面行驶。欧洲在18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明确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是欧洲各国的习惯。

                                ——以上材料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规特点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

决策类型

五年计(规)划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一言堂”决策

二五、三五、四五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内部集体决策

一五、五五、六五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

咨询决策

七五、八五、九五

政府内部+外部精英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

集思广益决策

十五、十一五

政府+外部精英+公众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 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 经济决策民主化逐渐加强

D.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题文)《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的作者谭智元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作者旨在说明

A. 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

B. 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

C. 美国利用黄金实现经济独裁

D. 美国依靠经济优势垄断国际贸易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 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B. 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 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 通过私有化政策剌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据历史记载,1921—1923年,苏俄(联)多数电影院恢复放映,单是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就从10家增加到50家,看电影成为市民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这表明当时苏俄(联)

A. 计划经济取代了新经济政策

B. 经济和社会重新焕发了活力

C. 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 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B. 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 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D. 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8046/68464) 首页 上一页 18041 18042 18043 18044 18045 18046 18047 18048 18049 18050 1805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