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2)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种; (4)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
|
(12分)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试剂X是 。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制取CO2并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4)用固体F制备CuSO4溶液,可设计以下三种途径: 写出途径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请选出你认为的最佳途径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
|
|
(9分) 在下列物质转化中,已知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说明: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已知H2CO3、H2S、H2SO3、H2SiO3皆为二元弱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Y是 ,Z是 (填化学式,下同)。 (2)当X是强酸时,E是 ,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当X是强碱时,E是 ,写出D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 _____。
|
|
(9分) 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 mL的A、B两份K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SO2气体后,再稀释到100 mL。 (1)在K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① ; ② ; ③ ; ④ 。 (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盐酸,产生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SO2气体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SO2的最大体积是____mL(标准状况)。 ②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SO2气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原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____。
|
|
(10分)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步骤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生成沉淀I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测定A、F、I均为0.01 mol,10 mL X溶液中n(H+)=0.04 mol,而沉淀C物质的量0.07 mol,能说明该溶液不能确定的阴离子存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
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1120 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C.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中,NO2 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
|
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 B.0.6mol C.0.8mol D.1.0mol
|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l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OH)2溶液中 C.将AlCl3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 D.SO2通入BaCl2溶液中
|
|
(3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C.配制1L0.1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