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 mL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336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0.78 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质量量之比是2∶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7.0 mol/L C.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中,NO2 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0.78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1380mL
|
|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5I-+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氧化反应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2KI+2H2O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反应不变
|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等pH的氨水、K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4+)=c(K+)=c(Ba2+) B.将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 mL 0.1 mol·L-1盐酸中:c(Na+)>c(Cl-)>c(HCO3-)>c(CO32-) C.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c(NH4+)+c(Na+)= c(HCO3-)+c(CO32-) D.0.2 mol·L-1的某一元弱酸HA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2c(OH一)+c(A一)=2c(H+)+c(HA)
|
|
实验室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有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盐酸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该固体M的具体成分 B.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C.往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O4 D.用pH试纸检验,若常温下pH=7,则固体M一定是Na2SO4
|
|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得电子能力比Q强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钠与Y可能形成Na2Y 2化合物且该化合物离子键和共价键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
|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应用类推法。下列左边正确,类推法应用于右边也正确的是
|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沸点:NH3>PH3>AsH3 C.熔点:Si3N4>NaCl>SiI4 D.碱性:NaOH>Mg(OH)2>Al(OH)3
|
|
某同学查阅教材得知,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他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B.操作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C.操作③中盛放药品的仪器是坩埚 D.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杂质
|
|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A.图I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Ⅳ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
对于反应CO2(g)+H2(g)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速率,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B.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改变反应体系体积,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若将上述反应改为在燃料电池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