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制纯碱广泛采用的两种生产流程可以用以下示意图简要表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甲流程生产纯碱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法。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是________; W中除Ca(OH)2外,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均填化学式)。 (4)甲流程中设计循环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乙流程中设计循环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在乙流程中,若通入NH3 44.8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可以得到纯碱100.0 g,则NH3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 (6)若制碱厂欲利用产生的氯化钙废液制取硝酸钙(Ca(NO3)2·4H2O),设计一个经济可行的方案,用流程图表示。
|
|
|
某小组欲探究Cl2与KI溶液的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
已知: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大,I2(S) + I- 容器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 A.MnO2 C.0.5000 mol/L的KI溶液 D.AgNO3溶液 E.NaOH溶液 F.浓盐酸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A的名称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2)当D装置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当氯气开始进入C时,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向C中通入氯气,看到溶液颜色逐渐加深,后来出现深褐色沉淀,试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4)持续不断地向C中通入氯气,看到C中液体逐渐澄清,最终呈无色。推测此时C中无色溶液里含碘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只有一种含碘微粒)。 为确定含碘物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如下实验: ① 取反应后C中溶液5.00mL(均匀)于锥形瓶中,加入KI(过量)和足量稀硫酸。 ②向上述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指示剂,溶液变蓝,用0.6250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耗Na2S2O3溶液24.00 mL。 已知: I2 + 2 S2O32- → 2 I- + S4O62- 计算: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5)欲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I-,可使用的试剂为氯水和淀粉溶液。合理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Na2S又称臭碱、硫化碱,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也常用于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 完成下列填空: (1)用离子方程式说明Na2S又称臭碱、硫化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结合你所学习过的其它离子反应分析,离子互换反应进行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向Na2S溶液中不断通入SO2,直至不再能吸收。其间看到溶液变浑浊,停止反应后溶液中含硫微粒为:S2O32-、HSO3-、H2SO3、HS-。 (3)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 (4)关于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c(Na+) = c(S2O32-) + 2 c(HSO3-) + 2c(H2SO3) + 2 c(HS-) b.c(Na+) + c(H+) = 2 c(S2O32-) + c(HSO3-) + c(HS-) + c(OH-) c.c(Na+) = 2 c(HS-)
|
|
|
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公认高效、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是氯制剂的理想替代品。工业上制备ClO2的方法很多,NaClO3 和NaClO2是制取ClO2的常见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1)以下反应是制备ClO2的一种方法:H2C2O4 + 2 NaClO3 + H2SO4 → Na2SO4 + 2 CO2↑ + 2 ClO2↑ + 2 H2O,上述反应物中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其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的原子,其核外有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ClO2的分子构型为“V”形,则ClO2是______________(选填“极性”、“非极性”)分子,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氯气__________(选填“大”、“小”、“一样”)。 (3)ClO2具有强氧化性,若ClO2和Cl2在消毒时自身均被还原为Cl-,ClO2的消毒能力是等质量Cl2的___________倍(保留2位小数)。 (4)若以NaClO2为原料制取ClO2,需要加入具有________(填“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5)工业上将氯碱工业和制取NaClO3联合进行。研究发现,电解时,不同反应环境下的总反应分别为: 4 NaCl + 18 H2O → 4 NaClO3 + 3 O2↑+ 18 H2↑(中性环境) NaCl + 3 H2O → NaClO3 + 3 H2↑(微酸性环境) ①电解时,氢气在__________极产生。 ②更有利于工业生产NaClO3的反应环境是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
|
|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100 mL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加足量BaCl2溶液,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NH4+可能存在 B.若焰色反应测得K+存在,则NH4+不一定存在 C.Cl-不可能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
|
|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K35ClO3与H37Cl反应后生成氯气、氯化钾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 B.生成1 mol氯化钾转移5 NA个电子 C.生成氯化钾的摩尔质量为76 g/mol D.1molH37Cl参加反应转移NA个电子
|
|
|
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CO2 气体,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则生成HY和Na2CO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Ki1(H2CO3) > Ki(HX) > Ki(HY) > Ki2(H2CO3) B.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HCO3-)>c(CO32-)>c(X-) C.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X > Na2CO3 > NaY > NaHCO3 D.结合H+的能力:Y- > CO32- > X- > HCO3-
|
|
|
下图表示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断。关于该高分子化合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A.3种单体通过缩聚反应聚合 B.形成该化合物的单体只有2种 C.其中一种单体为 D.其中一种单体为1,5-二甲基苯酚
|
|
|
工业上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 2H2 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反应至10分钟,ʋ(CO) = 0.075 mol/L·min 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
|
|
|
将含有少量杂质的硝酸铜固体用酒精灯加热至恒重,收集到20.20 mL气体,再将该气体用足量水吸收,剩余2.10 mL气体(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关于杂质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NaNO3 B.Mg(NO3)2 C.AgNO3 D.NaNO3和AgNO3的混合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