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脱落酸 B.乙烯 C.生长素 D.甲烷
|
|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化学名词:乙酸乙脂、笨、油酯、坩埚 C.图是某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D.聚乙烯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
|
|
|
下列四种装置中,①盛200mL0.05mol/L硫酸铜溶液,②盛200mL0.05mol/L硫酸,③盛200mL0.05mol/L硫酸锌溶液,④盛200mL0.1mol/L氯化钾溶液
(1)上述四种装置中,为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用编号回答) (2)用离子方程式回答:通电时装置①中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0.02mole-,则上述四种装置中溶液pH最小的溶液其pH为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4)若将装置④中的外加电源正负极对换,则电极反应方程式是(注明电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
|
|
(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3+,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NaOH B.CuO C.NH3•H2O 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已知lg5=0.7)
|
|
|
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② 2CH3OH(g) ③ CO(g) + H2O(g) 总反应:3H2(g) + 3CO(g) a.高压低温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的浓度 d.增加H2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4)已知反应②2CH3OH(g)
①此时反应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达到化学平衡”)。 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H2O) = __________。
|
|||||||||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
请回答: (1)用上述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以生成9.0 mL气体为计时终点,结果为t1>t2。
比较实验I和Ⅱ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③若将锌片换成含杂质的粗锌片,且控制其他条件使其与上述实验完全一致,所测得的反应速率均大于上述实验对应的数据。粗锌片中所含杂质可能是(填序号) 。 a.沙粒(二氧化硅) b.银 c.铜 d.石墨 (2)用上述装置验证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生铁放在烧瓶中,则 ①分液漏斗中的试剂可选用(填序号) 。 a.C2H5OH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稀硫酸 ②能证明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的现象是 。
|
|||||||||||||
|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4+)>c(H+)>c(OH-)②c(NH4+)>c(OH-)>c(Cl-)>c(H+) ③c(NH4+)> c(Cl-)> c(OH-)>c(H+)④c(Cl-)> c(H+) > c(NH4+)>c(O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液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HCl溶液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_c(NH3·H2O),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_________c(OH-) (填“>”、“<”或“=”)
|
|
|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B.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CuSO4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C.a、b两极均是石墨,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D.a极是铜,b极是铁,Na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铁受到保护,腐蚀速率减慢
|
|
|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发生反应:A(g)+ xB(g)
A.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54min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40min时 C.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D.0~8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
|
|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 A.c(Na+)>c(HRO3-)>c(H+)>c(RO32-)>c(OH-) B.c(H+)+c(H2RO3)=c(RO32-)+c(OH-) C.两溶液中c(Na+)、c(HRO3-)、c(RO32-)分别相等 D.c(Na+)+c(H+)=c(HRO3-)+c(RO32-)+c(O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