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如下方案:
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8H2O (1)实验的记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至 时,记时结束。 (2)实验①和②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V1= mL , V2= mL。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必须用移液管或滴定管来量取液体的体积 B.实验时应将5.0 mLKMnO4溶液与5.0mL H2C2O4溶液混合后,立即按下秒表,再将盛有混合液的烧杯置于相应温度的水浴中至反应结束时,按下秒表,记录读数。 C.在同一温度下,最好采用平行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D.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某小组在进行每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是开始很慢,突然会加快,其可能的原因是 ; Ⅱ某草酸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C2O4 • xH2O,为测定x的值,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7.56g某草酸晶体配成100.0mL的水溶液, ②用移液管移取25. 00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用浓度为0.6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 的体积为10.00mL。 (1)移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操作如图所示(手持部分省略):正确的操作是图 。
(2)x= 。
|
|||||||||||||||||||||||||
|
I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与铜有关的化学现象。
(1)如图甲,在硫酸型酸雨地区,不纯的铜制品发生电化学腐蚀,Cu发生 反应(填写“氧化”或“还原”),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2)如图乙,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铜丝变黑色,然后将红热的铜丝插入NH4Cl固体中,过一会取出,发现插入部分的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查阅资料可知,该过程有N2生成,写出由黑色变为光亮红色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 II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 + nB(g) (1)该反应未加催化剂的v-t图像如图丙,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丁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 a1>a2 ②b1<b2 ③ t1>t2 ④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⑤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2)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物质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①当压强为2×105 Pa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②当压强从2×105加压到5×105时,平衡的移动方向是 。 A.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B.朝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不能确定 ③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压强下分别发生该反应。2×105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压强分别为5×105 Pa和1×106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线上标出压强)。
|
|||||||||
|
将一定质量的KOH和Ca(OH)2混合物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CO2气体。生成沉淀的质量随通入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变化如图所示,试计算
(1)混合物中Ca(OH)2的质量为 g (2)所配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 mol。
|
|
|
用右图装置做浓硫酸和铜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试管底部有一些白色固体,乙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
(1)该白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 (2)浓硫酸在反应过程中除体现强氧化性以外,还体现了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乙试管中品红溶液换成紫色石蕊试液,实验过程中可看到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后将乙处导管从溶液中取出 C.反应结束后,为检验白色固体成分,可直接向试管甲中加入适量水,通过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 D.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
|
|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1)固体1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试剂X选用 ,写出试剂X与溶液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从溶液2中获得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 、 、洗涤、干燥。
|
|
|
已知:E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分子式为C2H4,D是一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
|
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N2 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水是生成物,且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10.00 mL 1.0mol•L-1的盐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可配得0.1mol•L-1的盐酸 B.做焰色反应时,若连续做两个样品,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色 C.取试样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说明试样中有NH4+ D.直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
|
|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 B.原子半径大小:Y<W C.X的非金属性大于Y D.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
|
|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25℃,0.1mol•L-1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3NA D.标况下,7.8g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