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ml同浓度的一元弱酸HA,滴定过程溶液pH随X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中和热效应,滴定分数是指滴定剂与被滴定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B.HA的电离常数 C.当滴定分数为100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滴定分数大于100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是c(Na+)>c(A-)>c(OH-)>c(H+)
|
|
2015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B.充电时,铝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石墨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7AlCl4-=4Al2Cl7- D.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3Cn+4Al2Cl7-
|
|
苯乙烯(C6H5CH=CH2)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其制备原理是:C6H5C2H5(g) A.a、b两点转化率不等,但是化学平衡常数相等 B.b点转化率为50%,则混合气体中苯乙烯的体积分数为1/3 C.恒容时加入稀释剂(水蒸气)能减小C6H5C2H5平衡转化率 D.b点和c点温度和压强相同,故其反应速率也相等
|
|
有机物X只含C、H、O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若X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36%,则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X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的碱性溶液中:CrO42﹣、K+、Na+、SO42﹣ B.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K+、H+、I﹣、SO42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Fe2+、SO42﹣、NO3﹣
|
|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C.药皂中含有苯酚,能杀菌消毒,故苯酚具有强氧化性 D.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奖,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已知以下信息: ①有机化合物A可用来催熟水果。 ②机化合物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1)A的结构简式是 ,B的名称为 。 (2)反应Ⅱ的试剂是 ,该反应类型为 。 (3)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4)G和B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 A.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能使FeCl3溶液显色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只写三种) ,所有这些同分异构体中,有 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
|
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
Ⅰ.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9.6ml(密度约为1.27g.ml-1)苯甲酸和20mL甲醇(密度约0.79g·mL﹣1),再小心加入3mL浓硫酸,混匀后,投入几粒碎瓷片,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1) 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2)浓硫酸的作用是 混合液体时最后加入浓硫酸的理由: 。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三套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甲酯的装置(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根据有机物的沸点最好采用装置 (填“甲”或“乙”或“丙”)。 Ⅱ.粗产品的精制 (4)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现拟用下列流程进行精制,请根据流程图写出操作方法的名称,操作Ⅱ 。 (5)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原因是 。 (6)列式计算,苯甲酸甲酯的产率是 。
|
|||||||||
液晶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新型液晶基元﹣化合物Ⅳ的合成线路如下: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含有的官能团 ,1mol化合物Ⅰ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 O2 L。 (2)CH2=CH﹣CH2Br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能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 B.属于烯烃 C.最多能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4)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