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A.它们都含有92个中子 B.235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它们互为同位素 D.它们是同种核素
|
|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现代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而成的 B.同主族的元素,都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C.同周期的元素,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8 D.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半径,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逐渐减小
|
|
I.过氧化钡常温下缓慢分解,不溶于水,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等。请回答: (1)Ba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BaO2在有水存在下,通过与二氧化碳作用,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BaCl2在氨水中与H2O2反应可得到BaO2沉淀,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 (4)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 )MnO4- + ( )BaO2 + __________= ( )Ba2++( )Mn2+ + __________+( )H2O Ⅱ、2.38g化合物甲,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后,得固体残留物乙1.82g和标准状况下896mL气体A,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品红溶液恢复至原色。所得固体残留物乙能全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能部分溶于NaOH溶液中得溶液C和0.8g残留物D。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为血红色。 请推测并回答: (1)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 (2)写出形成溶液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气体A通入溶液B中,发生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化合物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化合物甲中部分元素所形成的合金,在气体A中可逐渐形成化合物甲,试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该说法的合理性:__________。
|
|
Ⅰ、单质硅由于其成熟的生产工艺, 丰富的生产原料及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行业及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等,在二氧化碳氛围中通过利用金属钠来还原二氧化硅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得到硅,同时生成一种盐X,这相比起现有的生产工艺具有节约能耗的优势。 (1)写出上述制备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原因是 。 (3)盐X的溶液能与Al2(SO4)3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和气体。写出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Ⅱ、某盐A有3种元素组成,易溶于水。将A加热,生成既不助燃,也不使湿润的红色或蓝色石蕊试纸变色的气体B和H2O。将A溶于水,进行下列实验:①酸性条件下与H2S作用生成淡黄色沉淀C,同时放出无色气体D,D在空气中转变为红棕色气体E;②当通入足量Cl2时,无明显现象,但将所得溶液浓缩后即可得到无色晶体盐F。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B的电子式: 。 (2)写出上述实验①、②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 ;② 。 (3)D、E对环境有危害,可用NaOH溶液来吸收等物质的量的D、E混合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判断盐F的可能成份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F的成份 。
|
|
含氮化合物是化学与工业中运用广泛的物质。 (1)该小组利用电解原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进行H2还原NO的实验(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金属钯薄膜做电极)。铂电极B是____极,钯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若工业废水中的NO2- 的浓度约为1.0×10-4 mol·L-1 ,取工业废水5 mL 于试管中,滴加2滴0.1 mol·L-1 的硝酸银溶液,能否看到沉淀现象?试通过计算说明。(注:1mL溶液以20滴计;Ksp(AgNO2)=2×10-8) (3)已知键能数据,H-H 436,S=S 255,H-S 339,单位kJ/mol。请计算热化学方程式2H2(g) + S2(g) = 2H2S(g)的ΔH=___________ (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H2COONH4+2H2O 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雨就是pH<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 B.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NaHCO3后漂白性减弱 C.烧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铁坩埚而不是石英坩埚、普通玻璃坩埚或陶瓷坩埚 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
|
|
对于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II: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装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
|
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
|||||||||||||||||||||||||
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和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能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需使用催化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