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 |
|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①仪器A的名称为 ,干燥管D的作用为 。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 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 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 ③若要证明非金属性:N>C>Si,则在A中加 、B中加碳酸钙、C中加 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 
 | |
| 下图中的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X为正盐,A、C、D均为无色气体。 
 (1)写出有关的物质化学式。X: C: E: F: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⑥与⑧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 (2)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为 , 第三周期中除⑩元素以外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 (3)②③⑤几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元素⑦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 该氢化物和元素④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元素⑧的单质与②⑨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苯,震荡后静置的实验现象为 。 (5)与②同主族,第三周期的元素单质在⑦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④⑧⑨元素的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 
 | |||||||||||||||||||||||||||||||||||||
| (1)按照要求将相应序号填入空白中:① (2)已知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有以下几种:①离子键 ②极性共价键 ③非极性共价键 ④氢键 ⑤分子间作用力。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变化过程破坏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的判断: A.干冰熔化 ②⑤ B.氢氧化钠溶于水 ① C.氯化氢气体溶于水②④ D.冰熔化②④ 其中判断正确选项的是 
 | |
| 铜和镁合金46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 g B.851 g C.826 g D.704 g 
 | |
|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与Y可能形成Na2Y2化合物 B.W得电子能力比Q强 C.由W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 |
| 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①NO2+NO; ②NO2+O2;③HCl+N2;④NO+N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其中高度关系是 A.H2>H3>H1>H4 B.H3>H2>H1>H4 C.H1=H2=H3=H4 D.H1>H2>H3>H4 
 | |
|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几乎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8.7 g二氧化锰与50 mL 8 mol•L—1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B.19.2 g铜片与100 mL12 mol•L—1的硝酸反应 C.常温下,将5.4 g铝片投入20 mL18 mol•L—1的硫酸中 D.将足量的Cu置于50 mL18 mol•L—1硫酸溶液中加热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