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形成雾霾的主要成份为: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及扬尘等。 (1)己知:CO(g)+H2O(g) (2)碱式硫酸铝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以下三步 ①向Al2(SO4)3溶液中投入粉末状石灰石,生成碱式硫酸铝[Al2(SO4)3•Al2O3]溶液. ②碱式硫酸铝吸收SO2,Al2(SO4)3•Al2O3+3SO2=Al2(SO4)3•Al2(SO3)3,请写出Al2(SO4)3•Al2O3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将Al2(SO4)3•Al2 (SO3)3氧化成Al2(SO4)3,可选用氧化剂为____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KMnO4溶液 C.5%的H2O2溶液 d.空气 该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
|
|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3)X、Y、Z、M组成两种盐的溶液反应可产生MY2气体,写出其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M的氧化物与G的单质的水溶液均有漂白性,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该M的氧化物与Y的单质混合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__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
|
室温下,向a点(pH=a)的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滴入1.000mol•L-1盐酸,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此氨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B.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可能存在:c(NH4+)>c(Cl-)>c(OH-)>c(H+) C.c点时消耗盐酸体积V(HCl)<20.00mL D.a、d两点的溶液,水的离子积Kw(a)>Kw(d)
|
|
已知:2H2(g)+O2(g)=2H2O(g)△H1 3H2(g)+Fe2O3(s)=2Fe(s)+3H2O(g)△H2 2Fe(s)+ 2Al(s)+ 2Al(s)+Fe2O3(s)=A12O3(s)+2Fe(s)△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1<0,△H3>0 B.△H5<0,△H4<△H3 C.△H1=△H2+△H3 D.△H3=△H4+△H5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ClO-+H2O+SO2═HClO+HSO3- B.用稀氢碘酸溶液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6H+═2Fe3++3H2O C.NaHCO3与少量的Ca(OH)2溶液反应: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D.10mL 0.5mol/L的明矾溶液与20mL 0.5mol/L Ba(OH)2溶液混合反应: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得到NH3分子数为NA C.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 图②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碳电极管口,试纸变蓝 C. 图③是用海水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D. 图④装置可用于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
|
|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
|
下列有关实验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值,测定值偏小 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 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无气泡,所测体积偏大 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低
|
|
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