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数之和是A元素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是( ) 
 A. Be、Na、Al B. B、Mg、S C. O、P、Cl D. C、Al、P 
  | 
	                        |
|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AgNO3溶液 C. Ba(OH)2溶液 D. BaCl2溶液 
  | 
	                        |
|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 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 砹(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 C. 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 硒化氢(H2Se)无色、有毒,比H2S更不稳定 
  | 
	                        |
| 
		                             如下图是氨气催化氧化制备硝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氧化二铬起氧化作用 B. 加热后,通过三氧化二铬的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C. 烧杯中的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D. 圆底烧瓶中的气体一定为无色 
  | 
	                        |
| 
		                             将含有等体积NH3、CO2、N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O4、Na2O2和Na2CO3溶液的装置,充分作用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CO2和NO B. CO2 C. NO D. NO2 
  | 
	                        |
|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下图。 
 已知W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B. X的非金属性是同周期中最强的 C. 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X>W D. 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 
	                        |
| 
		                             将3.2 g铜粉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 0.55mol B. 0.15 mol C. 0.3 mol D. 0.11mol 
  | 
	                        |
|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为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受损,产生严重的核泄漏。核泄漏物中含放射性元素碘-131,则有关碘-131( A.  B.  C.  D.  
  | 
	                        |
|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
| 
		                             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 第三周期第ⅠA族 B. 第三周期第ⅡA族 C. 第四周期第ⅠA族 D. 第五周期第ⅠA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