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该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稳定性    D. 复杂性

 

2018 年 12 月 22 日,印度尼西亚由于火山喷发引发海啸,火山灰不断向空中喷涌。今年 9 月以来由于多次地震、火山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印度尼西亚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处于

①板块交界处        ②板块内部        ③消亡边界    ④生长边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中左图为某位驴友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类岩石和岩浆,①~⑥代表地质作用。

完成 下列各题。

1.图中“孤峰残丘”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次序是(    )

A. 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    B. 外力沉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C. 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 地壳下沉、冰川沉积、岩浆侵入

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    ②    B. 乙    ①    C. 丙    ③    D. 丁    ④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    (    )

A. 雨水下渗增强    B. 地表蒸发减弱

C. 地表径流增强    D. 地下径流减弱

2.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②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18 年 3 月 24 日 20:30~21:30,全球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7000 多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再次“熄灯一小时”,以参加全球性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哪种大气环境问题提出的 (    )

A. 酸雨蔓延    B. 全球气候变暖    C. 臭氧层破坏严重    D. 大气光污染

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   

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 CO 2   

③气候的周期性波动

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8 年 8 月 11 日 9 时第 8 号超强台风“玛莉亚”在福建省连江县沿海登陆,闽浙沿海多地狂风巨浪,损失严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表示台风“玛莉亚”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A.     B.

C.     D.

2.台风“玛莉亚”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雪、冻雨    B. 寒冷、干燥

C. 狂风、暴雨    D. 扬 尘 、 风 沙

 

空气质量指数(简称 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洁净。下图表示某年 3 月 12 日 16~24 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及 20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 20 时(    )

A. 北京大风天气,空气污染减轻

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平浪静

C. 低压天气系统中,P 强度最强

D. Q 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2.此时,北京的风向及其与福州相比风速大小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偏北风    较小

B. 偏南风    较大

C. 偏南风    较小

D. 偏北风    较 大

3.下面各图与北京这几天的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A.     B.

C.     D.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福建省的气候特点是(    )

A. 寒冷干燥    B. 低温少雨

C. 高温多雨    D. 温和干燥

2.M 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差异    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受地形的影响    D. 沿海海水流动的影响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状态下,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有关三地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水库气压最低    B. 林地气压高于裸地

C. 水库气温最低    D. 裸地气温高于林地

2.下列有关此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由水库流向裸地    B. 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C. 由水库流向林地    D. 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a 辐 射    B. b 辐 射

C. c 辐 射    D. d 辐 射

2.“秋阴不散霜飞晚”, 意思是: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

A. a 辐射    B. b 辐射    C. c 辐射    D. d 辐射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0626/41910) 首页 上一页 10621 10622 10623 10624 10625 10626 10627 10628 10629 10630 1063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