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 ℃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 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 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2.“冷岛效应”能( ) A. 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B. 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 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D. 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
|
浓雾发生时,有些居民进行地膜覆盖,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浓雾使( ) A. 大气逆辐射减弱 B. 地面辐射增强 C. 能见度降低 D. 太阳辐射增强 2.浓雾发生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减弱了地面辐射
|
|
下图为某区域高空某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近地面有a、b、c三地。回答下面各题。 1.若c地所在的气压中心位于印度半岛,且势力较强,则此时( ) A. 意大利波河的水位为一年中最高 B. 塔里木河为枯水期 C. 直布罗陀海峡风浪较小 D. 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湿热的西北风 2.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则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地为阴雨天气 B. b地可能受冷锋控制 C. c地天气晴朗 D. b、c之间的风向可能为东南风
|
|
风速廓线是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达到一定高度后,地面的摩擦影响可忽略不计,该高度称为梯度风高度。梯度风是不受地表影响能够在气压梯度下自由流动的风。下图为不同粗糙度情况下的风廓线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同一海拔高度上城市风速小是因为( ) A. 城市建筑物密度大增加地表摩擦力 B. 乡村和郊区气压差大 C. 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 D. 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 2.城市风速慢会导致( ) A.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B. 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 C. 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 D. 乡村和郊区风速加快 3.针对城市大气污染从根本上应当( ) A. 建设城市风道 B. 减小与乡村地区建筑物差异 C. 控制污染源 D. 将污染企业布局在卫星城
|
|
下图中等值线为日最高温等值线(一天中最高气温相等的地方所连成的曲线),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某月4日和5日的日最高温等值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该时段的盛行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判断①地和②地的气温,并分析原因( ) A. ①地气温低于23℃,原因是地处沿海 B. ①地气温高于23℃,原因是该地海拔低 C. ②地气温低于23℃,原因是地处高原 D. ②地气温高于23℃,原因是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
|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 米,乙村位于甲村 方向。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说明理由。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理由是什么?
|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表明( ) A. 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B. 左图的比例尺比右图大 C. 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 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2.某游客于当地区时7月1日9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
|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等深线图,图中等深距为1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上比例尺中X代表的数值为( ) A. 1 B. 10 C. 100 D. 1000 2.该湖泊最大深度可能为( ) A. 55米 B. 65米 C. 75米 D. 85米
|
|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 M 地开发攀岩运动项目,运动员安全绳的长度至少为 A. 55 米 B. 95 米 C. 155 米 D. 205 米 2.有关图中河流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 A 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 B. 湖泊对 B 河段的影响最明显 C. C河段大致自东南向西北流 D. D河附近 4 月山歌阵阵采茶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