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书写完全无误的一组词是( ) A. 祈祷 自曝自弃 糯夫 山穷水尽 B. 灌概 不足为踞 创意 走头无路 C. 既然 埋头苦干 摧残 舍身求法 D. 邈茫 自欺欺人 视查 不攻自破
|
|
(题文)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搽脸(tú) 诓骗(kuāng) 前仆后继(pú) B. 折扣(zhé) 停滞(zhì) 不言而喻(yù) C. 豢养(quán) 汲取(jí) 孜孜不倦(zī) D. 压榨(zhà) 机械(jiè) 根深蒂固(dì)
|
|
按要求作文 (一)话题作文 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有了追赶,不安分的心有了可牵挂的念想,情感的波涛有了可依靠的港湾。于是你追我赶成了快乐的倾慕、成功的源泉和幸福的靠近。 请以“追赶”为话题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成长路上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
|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 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将蛋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1.文中的“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
|
|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2)苍颜白发 苍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4.本文重在表现“太守之乐”,但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来写“游人之乐”和“宾客之乐”?
|
|
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
|
诗文填空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寄书长不达,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6)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既点明季节,又巧妙点出客行之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题文)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A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十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来。把门军人见了,那里敢拦挡;见A头势不好,尽皆吃惊,都四散走了。A抢到厅前,下了马,手中拿着枪,那三五十人都两摆在厅前……A见刘高不出来,立了一回,喝叫左右去两边耳房里搜人。 选段中A是________(人名),其绰号是 “__________”,选段中A搜人是为了____________。
|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是一篇演讲词,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B.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在这封信中他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C. 《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D. 《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的获得者,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等。
|
|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②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③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 ④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⑤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 A. ①②③⑤④ B. ④①②③⑤ C. ④①③⑤② D. ①⑤③④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