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安顺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

B.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

(3)[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________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

 

诗文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想象雪后晴日当空之景的句子是: ___

 

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沁园春•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

B. 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 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D. 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

 

按要求修改下面的习作片段。

学校,礼堂,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在进行。

围绕“未来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诗人”这一辩题,正方代表率先发言:“以后人类诗人将被机器人诗人所取代。机器人‘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已经出版了。(甲)这说明机器人通过学习,可以迅速地掌握写作诗歌的能力,创作出大量和辙押韵的诗歌。

“不可能!机器人诗人是不可能取代人类诗人的!机器人写诗,不是创作,只是套用和拼凑已有的诗歌。(乙)________”

双方队员唇枪舌剑,我完全被吸引了。是呀,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我陷入了沉思……

(1)文中(甲)句有两处错误,请分别改正。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文中(乙)处需要补写一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这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训练多了也就会了。

B.这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说得再好,也只是模仿。

C.这就像熟能生巧一样,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写得好。

D.这就像邯郸学步一样,一味地模仿,以致四不像了。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          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 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 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 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 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等到)

B.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C.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流放荡)

D.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题文)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ráo)  汹(yǒng)  风(sāo)  成吉思(hàn)

B. 哑(sī)  婷(pīn)  鲜(yán)  一代天(jiāo)

C. 喃(ne)  冠(miǎn)  飘(yì)  顿失滔(tāo)

D. 发(bó)  望(níng)  忧(qī)  惟余莽(mǎng)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心中的明灯。

文题二: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请以“共享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

(乙)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火之所及也________使人扁鹊_____

(3)桓侯使人问之_____

(4)师采药去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望桓侯而还走。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写了三次见到蔡桓公,第二次是详写,其他都是略写。

B. (乙)诗的题目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C. (甲)文说明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D. (乙)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8081/24158) 首页 上一页 8076 8077 8078 8079 8080 8081 8082 8083 8084 8085 808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