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某校初一(7)班在开学之初开展了“交友之道”的活动,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完成以下问题。

(1)当你迈进初中的大门,意味着将要结交更多的朋友,请你写出一句关于“交友(友情)”的诗词、名言或警句。

(2)与朋友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让朋友认识你,假设你要站在讲台上向同班同学介绍你自己,请写一份5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发言稿。

 

名著阅读。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这段文字节选自《          》(填写书名)中的《          》(填写篇目名)。

(2)请你运用学到的知识为这个语段做个批注。(温馨提示:可以赏析语句,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想,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总结语段内容)

 

请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艺术节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C.这次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D.平顶山公园玉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3月初持续到4月底,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嘹亮  恍然大悟  疲惫不堪  各得其所

B.发髻  美不甚收  自做主张  花枝招展

C.静谧  油然而生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D.酝酿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  喜出望外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悴(qiáo)    并(tì)   蔽(yìn)  啬( lìng )

B. (shà)时   蓄(chù)     浴 (mù)  落( zhuó)

C. 弄(shì)     分(qí)    笑(nì)   徘(huái)

D. 临(lì)      粼(lín)   告 (dǎo) 妹(zhǐ)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1):

最近“毁容式文物修复”引起社会热评,网友调侃“土味美妆悄然潜入佛像界”。

首先被爆“土味美妆”的是四川安岳石窟的佛像造像。经重修后的佛像一头蓝发,身后晕染着彩虹似的佛光,姹紫嫣红、妆容夸张,令人一见难忘。

另外一个被爆“毁容式文物修复”的受害者,是四川广安摩崖造像。盯着造像看几秒钟,你就知道为何他们如此眼熟——这是老年七彩葫芦娃欢聚一堂、修仙显灵的场景呀!

材料(2):

安岳政府表示:佛像为1995年当地群众聘请工匠“重绘”,当地政府当即予以制止……  

广安政府则称:有当地信佛群众自募资金并擅自对佛像进行重绘,以致佛像至今色彩艳丽……

1.根据以上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护文物就是要对文物进行修复,使其焕发勃勃生机。

B.民众自发组织文物修复体现了我国公民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我国文物的保护以及传承。

C.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并积极参与保护文物。

D.如果当地政府制止民众自发的文物修复,则会打击到民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应该慎重。

2.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请你就文物保护提两条合理建议。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4092/24158) 首页 上一页 4087 4088 4089 4090 4091 4092 4093 4094 4095 4096 409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