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②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列举也列举不完。③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1)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你的修改建议是: 。 (2)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②句中画线部分: 。 (3)第③句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 。
|
|
默写填空,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商山早行》) (4)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惆怅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6)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应当面对困难与挑战,始终怀揣着“___,__”的果敢与勇气。(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填空)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摇曳(yè) 娉婷(pīng) 随机应变(yìng) 荡然无存(dàng) B.劫掠(luè) 秘决(jué) 抽丝剥茧(bō) 一代天骄(jiāo) C.广袤(mào) 箴言(zhēn) 形消骨立(xiāo) 断章取义(yì) D.亵渎(dú) 脏物(zāng) 自吹自擂(lèi) 间不容发(jiàn)
|
|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秋高气爽 风淡云轻
|
|||||||||||||||||||||||||||||||||
材料作文: 当父母工作忙碌而没能给你买早餐时,你是否能毫无怨言地自己去解决?当同学不小心弄脏你心爱的衣服时,你是否能大度地说没关系?在拥挤的街上,当陌生人踩到你的新鞋时,你是否能报以宽容的一笑?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海洋,比海洋还要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广阔的是一个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拥有它你会觉得人生的路宽广而灿烂。 在你的生活中应该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和感受,用心写出,它一定就是华丽的篇章。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常常会出人意料,或喜或悲,或酸或甜,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请你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结合自身体验,力求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信息。
|
|
《父亲》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煤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 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 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 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 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 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1.第①段中“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表明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为什么“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3.第③段“妻”的“交待”运用了句式简短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4.第④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内容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6.本文通过“妻”的思想性格特点,反衬出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性格。
|
|
《散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这样的决定?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4.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l)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仁: 3.将下边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请你结合学习实际,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
|
古诗词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 (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7)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9)《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