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3)醉翁之意不在酒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3.选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开头五字领起全文,先写 之后望见琅琊山,再由山行之路到 ,最后推出醉翁亭。
|
|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土地、人民、祖国的热爱之情。 B.《儒林外史》刻画了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文中各色人物都体现出假名士的腐朽、堕落。 C.《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是有变化的,“火烧山神庙”之后他由委曲求全走向彻底反抗、 D.《简·爱》中火焰、云雾、暗夜等色彩鲜明的景物描写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2)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请从《简·爱》的三个人物中任选其一概述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 A.简·爱 B.罗切斯特 C.海伦·彭斯
|
|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铁道线路蜿蜒前行而火车站恰似人间的缩影,不仅是终点,而是起点。②大连旅顺火车站位于旅顺口区白玉山景区西南侧,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俄罗斯风格木质建筑,很多网友誉为“最文艺火车站”。③2014年4月,大连到旅顺的客运列车停运。④这座老建筑讲述着旧时光里形形色色的故事,见证了这个军事小城所经历的屈辱风雨,百年大连书写不尽的历史沧桑由它凝聚。 (1)第①句中画直线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 (2)第②句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 。 (3)请修改第④句中的画直线部分,使其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
|
|
默写填空。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3)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李白在《行路难》中引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现心境茫然之中理想仍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 (6)上世纪60年代,为造中国自己的原子弹,一代科技工作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妖娆(ráo) 箴言(zhēn) 相德益彰(dé) 李代桃僵(jiāng) B.秘诀(jué) 嘶哑(sī) 随机应变(yìng) 抽丝剥茧(bāo) C.灰烬(jìn) 勃发(bó) 丰功伟绩(jì) 金戈铁马(gē) D.恪守(kè) 瞥见(piě) 言不及义(yì) 随心所欲(yù)
|
|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处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姓名。
|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①夜色渐浓。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卷。肖老师边批改,脸上边露出满意的笑容。她为学生聪明、认真而感到高兴。当她批改到王小朋的试卷时,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只见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只听见肖老师嘀咕道:“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 ②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比着试卷。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 ③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王小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窗前,他目不转睛地眺望着窗外。 ④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肖老师笑道:“在看什么呢?” ⑤王小朋看见是老师,用手指着窗外说道:“我在看那树枝上的一只蝴蝶。” ⑥肖老师顺着王小朋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肖老师含嗔道:“这么大了,一只蝴蝶好像也没看过?” ⑦王小朋说道:“看到这只蝴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⑧“什么问题?”肖老师疑惑地问道。 ⑨王小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⑩肖老师“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有些揶揄地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⑪王小朋自言自语道:“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⑫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只听到她也喃喃自语道:“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⑬又是一堂活动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互相交流着……这时,肖老师推门进来了。 ⑭忽然,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目光全都投向了黑板,只见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⑮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还忍不住笑出声来。肖老师开口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⑯同学们听了,立刻纷纷议论开来。有个叫崔子涵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道:“我看过《动物世界》,上面好像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6次才会飞行。”另一个叫许静的同学回答道:“听我奶奶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8次才会飞行。”又有一个叫李平平的同学说:“我看过一本科普读物,上面好像说蝴蝶的翅膀要扇动9次才会飞行……”同学们说出各种答案,最多的说蝴蝶要扇动21次翅膀才会飞行。 ⑰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她感慨万千地说道:“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事欲速则不达。”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地挺直了许多。 ⑱肖老师最后说道:“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就是到现在,我有时对一个问题,也需要反复思考,才会做出正确的答案。” ⑲同学们会心地笑了。大家伸出两只手,上下摆动着,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 2.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她有些揶揄地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3.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指出并说明理由。 4.文中的肖老师主要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沙海中的“隐形森林” ①沙漠常常给人以“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的印象,然而真正置身其中,你会发现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绝非单一,十分复杂,奇异、多样的沙漠植物颠覆了我们对生命极限的认识。 ②严酷的沙漠也有其温柔的一刻。早春时分,温和的阳光普照大地,冬天的积雪逐渐融化,恰到好处的春雨也送来了及时的湿润。此刻,灌木、乔木尚未萌动,而一类依靠春季冰雪融水和降雨又不能忍耐夏日高温、干旱的特殊草本植物类群,就充分利用这一时机进行有效光合积累,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完成发芽、出苗、开花、结果的生命全过程,在沙海中燃尽了绚烂夺目的生命之火,然后将自己以种子或休眠芽的形式继续隐藏在沙层,期待下一个春季。 ③这类特殊的草本植物类群,被称作短命植物,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尤其是准噶尔盆地,具有生长发育快、高光效、繁殖力强、结实率高的特殊生理功能,在准噶尔荒漠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涵养水土、防沙固沙及减少沙尘暴危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短命植物株高不超过30厘米,但凭借其鲜艳的花,奇异的果,最早宣告了沙漠春天的到来,成为沙海中惊鸿一瞥的“隐形森林”。 ④短命植物被认为是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材料。气温升高和降水格局变化,将导致荒漠植物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种间互作、水分和养分循环等地表过程发生重大改变,同时引起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生态过程和遗传结构乃至群落结构的多度、盖度、丰富度发生变化,或引起部分物种濒临灭绝,从而影响并决定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⑤作为中国短命植物的大本营,新疆准噶尔盆地现有短命植物将近1_种。有专家预测,随着新疆干旱区降水量的明显增加,准噶尔盆地的短命植物物种数和重要值将逐渐增大。对荒漠生态系统中短命植物如何响应气温、降水变化的全面了解将是揭示气候与环境变化下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关键。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2月26日)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绝非单一,十分复杂,分布着多样的沙漠植物。 B.短命植物具有涵养水土、防沙固沙的作用,我国的短命植物大多分布在准格尔盆地,这也是该地区没有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C.在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短命植物是非常理想的材料。 D.新疆准格尔盆地作为中国短命植物的大本营,短命植物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2.第①段以“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写起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结合第③段内容,简要概括短命植物具有哪些特点。 5.第⑤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或亡命急宣 或:______________ (2)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___ (3)每至晴初霜旦 旦:__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 引: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的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4.最后引用渔者歌作结尾有什么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