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颔联两句,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颈联两句,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C.“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D.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抒发情感深沉饱满。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冬天在常人眼里是肃杀寂冷的,但在大师笔下,却美得高贵而深沉,充满韵味。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日□,就像婉约娴静的江南女子,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情□朱自清的《冬天》,描绘父亲为孩子夹豆腐的情景,洋溢着温馨和幸福□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A.《 》 ; , B.“ ” , 、 C.《 》 , 、 D.“ ” : ,
|
|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近年来,①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②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改善,也导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③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领域的重大课题。④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是当前的重点任务。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 便跃然纸上。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 ,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郑振铎先生的《燕子》, 流畅,脍炙人口。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象,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 A.勃勃生机 刮目相看 简单 B.朝气蓬勃 情有独钟 简单 C.勃勃生机 情有独钟 简洁 D.朝气蓬勃 刮目相看 简洁
|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zǎi) 粗糙(cāo) 锐不可当(dǎng) B.炽热(zhì) 倔强(jué) 潜滋暗长(qián) C.纤维(xiān) 蝉蜕(tuì) 恹恹欲睡(yàn) D.瞥见(piē) 洗涤(dí) 鳞次栉比(zhì)
|
|
作文。 生活中,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会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请以“ 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自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班级、校名。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 侯发山 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④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他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⑦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作蝗螂捕蝉,黄雀在后。” ⑧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⑨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楞。 ⑩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 ⑪父亲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一下。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父亲说,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⑫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⑬小伟依偎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 ⑭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5期,有删节) 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小伟回乡看望父亲→______→______→______→小伟感到很踏实 2.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第5节划线句子。 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请简要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载人飞船虽然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无法携带较大的栽荷进行空间实验,飞船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大型载荷或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求。因此,建设能部署大量实验载荷并提供充足能源开展实验的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空间站”实践表明,它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具备完全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摘编自欧阳自远主编《十万个为什么》) 材料二: 天舟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空间货物运输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天舟一号还是全球首个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飞船,并且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天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注:“t”是计量单位,吨。上行货重比=上行能力/发射质量,上行货重比越高,货物上行效率越高。 (摘编自白明生等《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研制》)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具备后发优势。建成后,会单独发射一个光学舱,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同时,空间站还将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摘编自《中国的空间站什么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人飞船能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其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大型载荷的需求。 B.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 C.日前,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之列。 D.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2.中国天舟一号与国外货运飞船相比,具有哪些优势?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3.我国建成后的空间站具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①,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②苍酽③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④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⑤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⑥后之好事者焉。 (选自挥敬(清)《游庐山记》) (注释)①五里所:五里左右。②沈:同“沉”,深沉。③酽(yàn):色彩浓。④弇(yǎn):覆盖。⑤类:大抵,大致。⑥诒:同“贻”,留给。 1.下面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不以疾也(《三峡》 B.倍未雨时 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 C.其上下仍苍酽一色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D.足以娱性逸情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2)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 3.庐山之美,古来共谈。选文着重描写了庐山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于云独记其诡变”?
|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湖早春 白居易①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③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④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当时作者已经被贬谪为江州司马。②返照:阳光倒影。③水蘋:水上浮萍。④不道:不是说。 1.诗歌前三联展现了一幅明媚动人的南湖早春图,请你描绘出颔联中美丽的画面。 2.诗人刻画景物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说说“翅低白雁飞仍重”中“重”字的妙处。 3.此诗与《钱塘湖春行》都写的是早春之景,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