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B. 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C. 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与他们相pì  měi (       )。

(2)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ɡān   ɡà (          )的笑。

(3)而闻一多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ɡ  kǎi lín lí (           )。

(4)如不能辨义,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chuī máo qiú  cī (           )之人。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______。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1)命题作文:翻过那座山

(2)情境作文

围绕下列四个情境要素,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手   我   疼痛   温暖

 

综合性学习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学校开展“关注身边大事,我为精准扶贫点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了解精准扶贫】在活动中,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

【材料一】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360百科)

【材料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材料三】最近,通过媒体的报道,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贫困角落令人心情沉重:1年最多吃3顿肉;家里连一面严格意义上的“墙壁”都没有;所谓的“门”就是一块由竹篾编成的“板”;不少适龄儿童上不了学……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召开座谈会,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要求,特别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2)【参与精准扶贫】如何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请你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3)【点赞精准扶贫】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咸丰县清坪镇龙潭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启田就是一个典型,他的事迹通过恩施日报、咸丰新闻网、咸丰发布、云上咸丰等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给谢书记写一条赞语。

【链接材料】享年64岁的谢启田,生前是咸丰县清坪镇龙潭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任期间,带领村民修公路、建水池、盖学校、兴产业,将龙潭司村打造成湖北省“宜居村庄”。去年10月20日,谢启田被确诊为肺癌晚期,10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弥留之际仍然牵挂村里的工作,被村民誉为“拼命书记”。

 

(四)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②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

3.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月色入     户

竹柏影也   盖

午、未、申三时  止

⑷其实湖光染翠之  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安可为俗士道哉?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三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4.【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5.【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

①人类是智慧的、大胆的,一直都想对这些自然现象做出一定的干预与控制。

②人工影响天气,过去被称为人工控制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③17世纪末,中国清代的《广阳杂记》就载有:“夏五、六月间,常有暴风起,黄云自山来,必有冰雹,土人见黄云起,则鸣金鼓,以枪炮向之施放,即散去。”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土炮防雹的生动描述。可以看到,我国劳动人民从很早以前就有了想人为干预天气使之有益于人类的想法和实践,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落后,这些实践以失败告终。

④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人工影响天气真正诞生是在20世纪40年代。

⑤1946年,美国科学家I·朗缪尔等根据冰晶在降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人工产生冰晶影响冷云降水的设想。他的助手V·J·谢弗和B·冯内古特,发现将干冰碎粒和碘化银烟粒引入充满过冷水滴的云室里,能够产生大量的冰晶。同年11月,谢弗进行了第一次对自然云层的人工催化试验,他用飞机将3磅干冰碎块投入云顶温度为-20℃的过冷层状云中,5分钟后,云下出现了降雪。此试验结果引起广泛的重视,推动了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迅速发展。

⑥人口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有很多,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两种,即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这两种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主要是通过“影响云”。

⑦影响云?没错!首先,我们来看看人工增雨。想象你的头顶有一朵云,这朵云正在下雨。我们用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接住这些雨水,直到雨停。那么,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容器中的这些雨水量就等于这朵云中所含水的总量呢?别急着回答。我先举一个例子,把一块干海绵浸入水中,拿出湿海绵,举到一定高度,用较小的力气挤压海绵,海绵中会有水滴落下。那么,试问,这些落下的水滴的总量是否就等于海绵中的含水量呢?显然不是!而我们头顶的那朵云就像是这块海绵,因此,上面所说的容器中的雨水量远远小于云中的含水量。这个时候,我们想让更多的水下来,对于海绵,我们只需挤压的力气更大一些;而对于那朵云,催化剂就可以大展身手了。我们用车载火箭弹或者飞机向云中发射或播撒催化剂,改变云中的化学反应,就像用更大的力气来挤压海绵一样,更多的雨水就会降落下来。这就是人工增雨,常用的催化剂是干冰和碘化银。

⑧与人工增雨类似,人工防雹的一般方法也是利用催化剂影响冰雹生长条件,冰雹的生长就像滚雪球一样。滚雪球的过程是小雪球不断被雪粘附最终变成大雪球;冰雹生长的过程则是小冰粒不断被水粘附并冻结最终变成大冰雹。这些巨大的冰雹从云中掉落,到达地面,会破坏庄稼,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对农业、交通等的危害。充足的水分供应是灾害性大冰雹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人工防雹的着手点就是切断或减少冰雹生长过程中的水分供应,为了避免和减轻冰雹带来的灾害,气象工作者用火箭弹等气象仪器将催化剂打入云中,使云中水汽迅速变成冰晶,这样一来,云中冰雹的胚胎就没有足够的水分供应使它长大,因而就不会有灾害性冰雹降落,达到了人工防雹的目的。

⑨人工影响天气给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非常显著的好处。人类自古以来“呼风唤雨”的梦想已经不是天方夜谭。未来,气象部门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使之在保护农业生产、缓解水资源短缺、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网,有删改。作者刘圣楠)

1.结合全文回答,文中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

2.第③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⑤段中划波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作者在介绍大家熟知的两种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时,采用了什么结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一)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带甜味的花裙子

马亚伟

①同伴们都有一条花裙子,那种俏皮的小碎花,五颜六色,散落在白色的底子上,一朵朵盛开着的,是孩子们一份份的满足和欢乐。小伙伴们穿着花裙子,会仰起脸,闭着眼,忘情地转圈圈。

②可是,我还没有。母亲说,等甘蔗卖了钱,就给我买花裙子。

③那个时代,甘蔗是少有的经济作物。父亲要在田里忙,卖甘蔗的任务落到母亲头上。母亲那时应该是二十六七岁吧,话很少,说话声音也很小,很羞涩。

④母亲用小拉车带上几捆甘蔗,把我放在甘蔗中间,上路了。这是母亲第一次去卖东西。路上,母亲的脚步飞快,我在颠簸中察觉出了她的紧张。到了邻村的集市上,母亲却踟蹰不前,远远躲在人群边上。她没有胆量像别人一样扯开嗓子吆喝一阵。吆喝,是招徕买主的重要方法,可是母亲羞涩得不敢开口。走过来一个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母亲就紧紧盯着人家。她的眼睛在说,买棵甘蔗吧。她的嗓子,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上了,连很小的声音都发不出。没有人停下来,哪怕只是问一下价钱。母亲眼巴巴瞅着人一个个从我们面前走过。半天过去了,甘蔗一根也没卖掉,我们只好回家。

⑤我以为,母亲从此会偃旗息鼓,与卖甘蔗彻底决裂。可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叫起来,她捏着我的脸说,快起来啊,卖了甘蔗,要给你买裙子呢!

⑥因为来得早,母亲占了集市最热闹的位置。一会儿工夫,人渐渐多了。突然,母亲喊了一嗓子:“卖甘蔗了!”我吓了一跳,急忙从车子上跳下来。母亲一定也被自己吓了一跳,脸涨得通红。她的声音,细长尖厉得有些失真,这是我听到的母亲最大的声音。我再看母亲时,她额上已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⑦接下来,母亲把一捆甘蔗戳起来。她又开始吆喝,一声,又一声。声音一次次被集市上的喧嚣淹没,又一次次响起来,像一株倔强的甘蔗,在风雨的摇撼中一次次挺立,终于站稳了脚跟。母亲的声音,竟然越来越自然,表情也越来越从容。

⑧想来人的某些心理障碍,就像一堵高耸的纸墙,看似森严,一咬牙,冲破而过,忽的便柳暗花明了。其实,那只是一道自己设置的虚无的障碍。可是这一冲而过的力量,一定是另一种更为有力的精神支撑。母亲的精神力量,是我的花裙子,是农家的日子……很多时候,生活会把人的潜力逼出来,做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许多年过去后,母亲在集市上卖水果蔬菜,已经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还会热情地与人搭讪。

⑨毫无疑问,这次卖甘蔗,母亲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我不知道,那一季甘蔗成熟,我们卖了多少钱。我只知道,母亲卖甘蔗越来越轻松。她说,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买裙子。我的憧憬,便带了甜味。

⑩裙子终于买回来了,虽然那时候天已经不热了,我的喜悦却在升温。我幸福地把脸贴在裙子上,新鲜的棉布的气息,清淡好闻,袅袅飘来。

似乎,裙子上还有甜味。是母亲那些甘蔗的甜味,一缕一缕,细细密密,织成了我的花裙子。裙子穿在身上,我学着同伴的样子,快活地转着圈圈,忘情地舞起来。花裙子迎风而舞,甜味也飘散开来……

(选自《润·文摘》2016年第6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到了邻村的集市上,母亲却踟蹰不前,远远在人群边上。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写了哪些事?

3.文章第⑧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过渡自然是记叙文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请结合本文中的例子简要进行分析。

5.本文标题妙在何处?

 

名著阅读。

(1)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2)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3654/24158) 首页 上一页 13649 13650 13651 13652 13653 13654 13655 13656 13657 13658 1365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