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 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 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 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它规定:凡不愿服劳役的丁 男,均可以拿绢或布代替,每天折合绢三尺,这叫做庸 ……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627年,山东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租税。628 年关中发生旱灾,次 年又命免去关中两年租税。 ——摘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 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 1645 年的 400 余万顷增加到1724 年的 680 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 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 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 主要经济作物。 ——摘自中学历史课本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为减轻农民负 担所采取的措施。(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 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 复和发展的原因。(3分)
|
|
有人认为,随着美国一极化引发的疑虑,欧盟作为平 衡的力量,越来越被其他国家这主要说明了 A.欧盟对保持西欧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B.欧盟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 C.欧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欧盟对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
|
“美国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 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 纪。”下列符合美国“独创性的发展之路”说法的是 A.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体制 B.积极进行海外 殖民扩张 C.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D.制定五年发展计划
|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 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 各国的尊重。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A B C D
|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 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 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遵义会议 D.抗日战争
|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之战
|
|
下列图 1、图 2、图 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 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 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正在学习怎么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 斯大林接手作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丘吉尔 材料三 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救治……并呼吁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怎样的国情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倒退到资本主义”的说法正确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模式形成的时间和标志?(3分) (3)材料三中股票价格雪崩说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什么问题?为此罗斯福进行了怎样的“大胆试验”?该“试验”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 (4)上述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1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