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
|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
|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牌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成立 B.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C.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和新文化运动
|
|
有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的重要事件。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B.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C. 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 D.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
|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 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 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 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 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 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 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 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材料三: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 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 21 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 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 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评述材料中关于科技革命影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
|
|
(8分)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 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 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 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 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 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 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 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1 分)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 举措?(1 分)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或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 么认识?(1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