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
|
(12分)阅读教科书及相关历史材料,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等概念,在探究过程中反思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根据提示,完成探究活动。
|
||||||||||||||||||||||
(10分)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2)踏着时间的脚步,聚集每一个重大事件,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认识。(1分)
|
|
(8分)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2分)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
|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进程。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珍妮机的发明 ②瓦特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③飞机的问世 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
|
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它体现的世界经济形势主要是 A.欧洲走向联合 B.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C.地区冲突不断 D.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
|
二战后,亚非国家独立和振作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印度独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
|
1921年,日本向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本国代表发出训令,强调中国山东问题属于“不许变更事项”。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应是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华沙条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