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应先调零,后称量 B.制备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装置中加药品 C.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 D.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湿润,后将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 |
|
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
|
家庭中常备的抗生素类药品“利君沙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2,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8.7%,则平均每个分子中含氢原子的数目为( ) A.87 B.86 C.75 D.23 |
|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2 B.O C.C60 D.Cu |
|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能防治相关污染的是( ) A.污染.温室效应,防治措施.使用无铅汽油 B.污染.赤潮,防治措施.使用含磷洗衣粉 C.污染.酸雨,防治措施.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D.污染沙尘暴,防治措施植树种草 |
|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黄铜屑(锌铜合金)的组成,他们首先取一定量的黄铜屑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然后观察到不同时间电子天平的读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水逸出):
(2)若要计算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数据是______. (3)若该数据用a表示,求出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
|||||||||||||||||||||
小海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其温度的变化后,由于疏忽,未将盛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的瓶塞塞紧,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变质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海对该样品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真的变质了吗? [实验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再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 说明样品真的变质了. [提出问题2]:该样品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实验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烧杯里,加适量的水,搅拌,全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然后过滤,再向滤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变成红色,说明该样品是部分变质. [提出问题3]:怎样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实验方案3]:将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然后过滤,再将滤液蒸干,即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
|
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实验操作顺序,否则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事故,例如: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再点燃,请再举两个严格遵循实验操作顺序的实例: (1)______; (2)______. |
|
A、B、C是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常温下,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D、F是白色固体,自然界中含有F的矿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向E、D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E中石蕊呈红色,D中石蕊呈蓝色,B和C化合生成D时,放出大量的热,如图是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 试回答: (1)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A ,C ,E . (2)书写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④ ; ⑥ . ![]() |
|
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 (2)若将A物质从A和B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结晶法中的 ; (3)将5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40℃,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50℃时将35g A物质加入10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