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______; (2)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Na2CO3: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始终没有气泡冒出.由此得出结论:______; (3)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CaCl2: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Na2CO3溶液,没有沉淀出现.由此得出结论:______.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B中也不含有______; (4)综合分析可知: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
|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只含有ZnCl2和CuCl2两种溶质,为回收金属Cu并得到ZnCl2固体,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滤液I中的溶质是______; (2)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3)操作③名称是______. |
|
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
|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台上摆放着试管、蒸发皿、量筒三种仪器,其中不能被加热的仪器是 ______; (2)使用酒精灯时,要特别注意规范操作.必须用火柴或打火机等点燃酒精灯,请写出熄灭酒精灯火焰的方法:______; (3)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玻璃棒不起搅拌作用的是 ______(填选项字母).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
|
下图是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 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 作用. (2)A是 (填化学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①-⑥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
|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多一滴水,就可能多一条生命.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___,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2↑![]() |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 (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 |
|
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可选物质:A.蛋白质;B.天然气;C.氢气;D.干冰;E.维生素;F.生石灰 (1)“西气东输”的“气”是: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3)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4)溶于水时显著放热的是: . |
|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①2个磷原子______;②+2价的锌元素______;③2SO42-______;④2H2O______. |
|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