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2016年9月13日在京发布。根据下图,请简明、有条理地表达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9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_______。毛笔铺豪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构成________;就像音乐运用少数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________,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

 

据句子的逻辑关系,把下面5个句子排列组合成一段话,只填序号即可。

①当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甚或就是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将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方式对待他们或自己。

②深入了解作品内涵、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固然是鲁迅作品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

③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作品为支撑,把学生引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中来。

④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鲁镇的人们……他们是否至今都还“健在”。

⑤但是,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他那种认识生活、剖析生活的方法。

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成绩将从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中构成。

B. 老人跌倒不扶的问题的产生尽管有特殊原因,但随着舆论监督的成熟化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是社会主流。

C. 现实中,打工者的生存状态极为不合理,在城市工作十年或者二十年甚至更长,当剩下苍老,也只能回家,无法在工作的城市。

D. 法新社援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②领导干部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力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污垢”,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

③在各种媒体、出版物等传播载体上,尤其是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有关中国铁路、中国高铁的文章、言论等,多半不忍卒读

④“互联网+预防接种”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应用。

⑤每年正月十六这天,阆中古城万人空巷。一大早,大人让小孩穿上新衣,戴上新帽,一家人吃过汤圆,把备好的饮料、瓜果、糕点带上出门。

⑥她不孚众望,拿出了叫好叫座的话剧《青蛇》,沿着上海国际艺术节铺设的红地毯,走到了肯尼迪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等国际舞台上。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一句写行人面对路途的艰难、山的高危,只好手按胸膛而无可奈何。

(2)杜甫《登高》中道出诗人郁积心中的凄苦之情、难以排遣的国运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劝学》一文中,作者以蟹为例,指出其“______________”是态度浮躁不专一所致。

(4)韩愈《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老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嘲笑;而广大各行各业的人,即“______________”不以彼此相师为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①

杜牧

暖云如粉草如茵,   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②, 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   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③欲知何处在, 苦吟林下拂诗尘。

【注】①张祜:唐代诗人,家世显赫,初居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被元稹排挤,遂至淮南,隐居以终。 ②黦(yuè):污迹。  ③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来南亭所看到的美好风光。

B. 第三句写桃花满山遍野开放,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

C. “独步长堤不见人”,这“人”可指任何人,也可指诗人的朋友张祜。

D. “独送春”运用拟人手法,以梨花送春,照应题目中的“残春”二字。

E. 第五句写会唱歌的百舌鸟站在高枝上婉转歌唱,赞扬像百舌一样口才好的人。

2.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对张祜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B.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C.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 /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D.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B.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考中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C. “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 “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B. 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 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D. 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2)而来执法严, 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恼

(俄)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象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他那匹小母马也一身白,也一动不动。

姚纳和他的瘦马已经有很久停在那个地方没动了。他们还在午饭以前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至今还没拉到一趟生意。街灯的暗淡的光已经变得明亮生动,街上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

姚纳猛的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到维堡区去!”

为了表示同意,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那个军人坐上了雪橇。

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象是坐在针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就跟有鬼附了体一样。

姚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

“什么?”军人问。

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姚纳就又伸长脖子,微微欠起身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把套靴踩得很响,互相诟骂,其中有个人矮而驼背。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姚纳抖动缰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一个卢布也罢,五戈比也罢,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对着姚纳的后脑壳喷气,“快点跑!嘿,老兄,瞧瞧你的这顶破帽子!全彼得堡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的了。……”

姚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驼子骂个不停,诌出一长串稀奇古怪的骂人话。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姚纳就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那你就稍微鼓励他一下,……给他一个脖儿拐!”

“老不死的,你听见没有?真的,我要揍你的脖子了!……”

“嘻嘻,……”他笑道。“这些快活的老爷,……愿上帝保佑你们!”

姚纳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

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

“回大车店去,”他想。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已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空气又臭又闷。

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

“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

姚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落泪。  

“去看一看马吧,”姚纳想。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 “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只要他活着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库兹玛•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姚纳是因为丧子之痛想找人倾诉,所以才在大风雪的夜晚拉车,希望遇到能听他倾吐心里话的乘客。

B. 小说对雪景的描绘,用笔不多但却非常逼真、形象。这种环境描写极好地渲染了氛围,烘托了作品主题。

C. 大车店的青年人和姚纳同为社会底层的人物,所以面对姚纳的倾诉,他并未同之前的乘客一样打骂姚纳或是呈现出不耐烦,他的表现同那些乘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小说结尾处,姚纳把心里话向马倾诉,而马也向他的手上呵气,这一情节暗寓着姚纳的苦恼得到了缓解,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上还是存有温情的。

E. 本文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勾勒了风雪严寒中的几幅画面。这些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画面连缀起来却展现了一种发人深省的悲剧性。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姚纳的形象特点。

3.小说以“苦恼”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传承——冯其庸的人生主线

柴剑虹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民族荣辱、国家兴亡密不可分的。冯其庸先生的幼年、青少年时期,正是外寇疯狂侵侮,内乱动荡不止的年代。他目睹河山破碎、国破家亡的惨象,从小立志,追求强国富民之梦。他以自己非凡的成就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抚育、学校教育关系极大,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他生长于贫穷的“稻香世家”,自小要种田、挑担、车水、养蚕,干各种农活,艰苦生活的磨练成为他“人生第一步的教育”。同时,作为文化传承重要因素的良好家教也为他创造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条件,上学、辍学、自学,像一颗良种在书的丰沃土壤里生根发芽成长,经过小学、私塾、中学、无锡工业专科学校和名校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培育,又参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实践,以及文艺界、学术界多位名师挚友的扶助、影响,终于成为根深干直、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一个人的成就,虽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师友扶助,但更取决于自身的奋发图强。他自小生长于逆境,道路曲折坎坷,历经风霜雨雪,磨炼出发愤自砺的品格。1964年10月他被派到陕西长安县参加农村“四清”运动时,为深入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居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有限的节假日时间,带领同事去实地考察周边的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并且撰写了一篇符合考古专业要求的调查报告,不仅留下了一份难得的珍贵资料,也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文化担当精神。特别是冯老自年逾花甲到古稀耄耋,居然十赴新疆、三上帕米尔,探求玄奘东归之道,又穿越罗布泊,进楼兰,过白龙堆,进入玉门关到敦煌,可谓艰苦跋涉,虽苦犹乐,创造了一个年迈学者深入西部边陲实地考察古代文化遗址的奇迹。

一个人的性格,也必然会影响其一生的作为。他是“悲天悯人”的性情中人,爱憎分明,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每辨是非曲直,决不退让、苟同、盲从,而有时却不免也会因同情而轻信;既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豪情满怀,率性自律,独立乱流,不失方寸。这些看似矛盾,却是融汇统一于“以天下为己任”的通达人生观。尤其在身处逆境之时,他顽强、达观的性情,往往可以化解艰难险阻,走上顺畅之通衢。他对《红楼梦》作者的家世考辨、版本研究,曹雪芹故居、墓石的考证,以及项羽不死于乌江的考订等,便是这方面很典型的事例。自传中述及他和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研究中见解不同,尤其是1984年赴列宁格勒考察并洽谈影印苏藏《石头记》抄本之事,二人产生若干矛盾。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正是因他当年的主动推荐,周汝昌才得以参与此行。自传中没有提及此点,正说明了他的宽大胸怀。

在冯老心中,关心民生与重视文化传承密不可分。1999年,我所在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学术集刊《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集“吐鲁番专号”出版经费欠缺,具体负责编辑该集的荣新江教授颇为焦急,我向担任学会顾问的冯老报告此事,他马上将自己刚得到的数万元稿费捐给学会,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据我所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有人假冒慈善组织要冯老捐字画。冯老出于对灾民的关切与赈灾热心,未加思索一次就应允捐出书画数十幅之多,为此他不顾疲倦连日写字作画,因累而病住了医院。

现在,拜读了冯老的这本口述自传,了解了这位文化艺术巨匠的风雨历程,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化传承的艰苦卓绝,进一步认识文化自信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7年2月24日第4版,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冯先生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确定了走历史文献考证和地面遗存调查相结合的学术道路,一辈子也没有放弃这种坚持。因此在进入曹雪芹家世研究领域的时候,他十分重视文献史料的发现考证与遗存实物的发现调查相结合。(张庆善《红楼内外的冯其庸先生》)

②冯其庸先生的口述自传《风雨平生》2017年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自传里引述了一首诗:“《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这是他在抄家毁书的“文革”期间于190多个夜晚冒着生命危险抄成《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后写的。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冯其庸先生从小受到的良好家教为他创造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条件,成为他“人生第一步的教育”。

B. 冯其庸先生在家庭抚育、学校教育中健康成长,在名师、挚友的扶助、影响下终于成为栋梁之才。

C.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有人利用冯老对民生的关切与热心向他募捐,他不假思索就捐出了书画数十幅。

D. 从全文看,作者对冯其庸这位走过风雨历程的文化巨匠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以及人格充满了敬佩之情。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一个人的成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冯其庸先生的成长与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朋友名师的影响关系极大。

B. 冯其庸先生生于逆境,历经风霜雨雪,但他发愤自砺,经常深入实地了解各朝历史文化,留下了一份份难得的珍贵资料。

C. 冯老自年逾花甲到古稀耄耋,深入西部边陲实地考察古代文化遗址,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文化担当精神。

D. 冯老悲天悯人的性格使他爱憎分明,面对辩论绝不退让、苟同、盲从,但有时却不免会因同情而轻信。

E. 冯其庸先生将历史文献考证和地面遗存调查相结合,使他在《红楼梦》作者的家世考辩、版本研究以及曹雪芹故居、墓石的考证等方面受益良多。

3.本文作者认为“文化传承是冯其庸先生的人生主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 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D. 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 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C. 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D. 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 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C. 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D.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总有一种情感让人刻骨铭心!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不得改编历史人物、名人明星故事。

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③要有细节描写。

④思想积极健康。

 

下面是关于“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以及“最想工作的地方”的调查情况。请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

表一: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

理想工作

企业管理者

公务员

医生

自己创业

法律工作者

比例

20℅

8.3℅

8.4℅

52.8℅

10.5℅

 

 

表二:我国大学生最想工作的地方

理想工作地

所在地区

的镇

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

国内大城市

所在地区

的县

所在地区

的村

比例

10.6℅

30.4℅

34.2℅

15.8℅

9℅

 

 

 

 

 

(1)请综合表一、表二的信息,简要概括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

(2)针对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请分析其选择原因。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①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  ②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③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B. 生活从来都是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努力了,奋斗了,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白活了一场。

C. 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牢记历史的措施,也是中国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D. 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是

①从今天的知识观念出发,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基本思想与设计,与中国古代经典、史籍中的观念截然不同,与汉代“谏大夫”、“博士”、“议郎”等更是大相径庭

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孔之见,也像一面镜子,从多个不同侧面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

在教育资源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政府责无旁贷。经济发展不是目的,民众心智的健全、教育的完备才是长远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

杜特尔特认定美国以及奥巴马对他无动于衷。对于与西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菲律宾政府,美国政府想要使用类似“颜色革命”的手法来推翻,显然不太现实

BBS摆脱了现实社交中见面就问“您吃了吗”的旧有模式,可以随意地、热情地、多样地与自己感兴趣的ID打招呼,那种新鲜感,让无数人想入非非

这四个奖学金涵盖了学生在学期间的所有费用,他们认为,这些奖学金都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中国的大学这样做未可厚非 

A⑤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梧桐”“细雨”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李清照《声声慢》中就借此抒发愁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__________,  _____。  

(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张良、萧何、韩信。④阃外,指统兵在外。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欹,倾斜。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的功业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与“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B.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

C. “三秦”二句,宕开一笔,写历史汉初三杰的故事。言外之意,指古有“三杰”收复失地,今天已无收复失地的可能。

D.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诗人写出了朝廷的消极避战,没有尽力地保卫山河。

E. “栏杆拍遍,独对中天明月”二句,与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表达的情感极为相似。

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词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李景隆,小字九江。十九年袭爵,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见亲任。及燕兵起,乃以景隆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燕王闻之喜,语诸将曰:“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遂命世子高炽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趋大宁。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军出紫荆关往救,无功而还。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四月,景隆大誓师于德州,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帝始诏景隆还。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燕王即帝位,特进景隆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永乐二年,周王发其建文时至邸受赂事,刑部尚书郑赐等亦劾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诏勿问。已,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谋有状,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复劾之。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增枝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节选自《明史·李景隆传》)

1.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B. 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C. 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D. 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字。是古人在小儿时所用的乳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字阿瞒,蜀后主刘禅小字阿斗。

B. 世子,在明代是对皇位继承人的正式封号,多由嫡长子充任,也称太子。如文中的朱高炽。

C. 左柱国,是明代皇帝用来册封勋臣的称号。如明代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曾获得过这种荣誉。

D. 永乐,明朝皇帝朱棣登基后采用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时用来纪年的名号,新帝登基后一般会改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景隆得到建文帝的信任,被委以重任。他继承父亲爵位,官至太子太傅,在出征讨伐燕王时,建文帝赐予他象征君权的御品,以示恩宠。

B. 李景隆不懂兵法,妄自尊大。他趁燕王前往永平之际攻打北平,前有坚城,后又强兵,实际是中了燕王的诱敌之计,结果大败而逃。

C. 李景隆心胸狭隘,贪功妒能。瞿能攻打张掖门即将取得大功引起他的妒忌,于是阻止瞿能继续率兵挺进,致使战机瞬间丧失。

D. 李景隆风光一时,晚景凄凉。建文帝时恩宠有加,燕王登基后,他依然地位显达,只是在多次遭弹劾之后,才落得官位不保、家产尽失的结局。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2)景隆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增枝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看 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只想快点离开。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怕妈妈再说什么,培德赶紧把妈妈“扶”出了房间。

培德拉着母亲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

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

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

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 “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培德在得知妈妈到来因担心丢面子而窘迫的神态。

B. 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提着它出门”的描写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同时也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

C. “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描写表明培德仍然沉浸在妈妈的到来给他丢了面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内心痛苦异常。

D. 齐姆森“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的质问未必是因为不知道培德为什么让妈妈离开,而是包含着对培德拥有母爱而不知珍惜的一种不满。

E. 小说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成功地刻画了培德这个爱慕虚荣而且不知悔改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的强烈批判。

2.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

3.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总理县长唐绍仪

总理是指国家内阁总理,县长是指广东省中山县的县长,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先做总理,后当县长,两个职位之中,官小的比官大的干得更有兴致,此公就是唐绍仪。

唐绍仪本是农家子,按道理很难出头,可是人家命好,赶上了曾国藩派容闳组织的幼童公派留学美国。大江南北,士绅人家子弟打死也不肯去,最后不得不便宜了风气已开的广东人,唐绍仪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大大有名的人物叫詹天佑。

幼童留学事业后来因国内顽固派的反对而提前中断,回国的唐绍仪好一段时间都郁郁不得志,有幸的是,很快他就跟袁世凯结识,从此成为袁的智囊之一。晚清最后十几年,唐这种有着几乎是最早的留洋经历的人物特别吃香,又加上袁世凯的援引,唐逐渐窜升为方面大员,成为晚清的重要人物。

辛亥革命起,随着袁世凯的复出,唐绍仪被委以重任,担任南北谈判代表;谈判成功,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唐绍仪出任民国的第一任内阁总理。我们知道,当初孙中山当大总统的时候,采用的是美国的总统制,不设总理,由总统直接统辖内阁。在交权前夕,为了限制袁世凯,临时起意把政府改成内阁制。显然,老谋深算的袁世凯不可能入其彀中。这样一来,唐绍仪这个内阁总理注定是要不讨好。可悲的是,受过美国教育的唐绍仪,当时却并不明白自己的命运,反而很认真地要负起责任内阁的责任来。结果不问可知,不仅责任内阁搞不下去,袁唐之间多年的交情也完了,唐绍仪只得不告而别,悄然失踪,从此离开了政治舞台。其时,在辛亥革命的第二年。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唐绍仪基本上变成了政坛的点缀和看客,看人起高楼,看人屋宇塌,多数时间在家乡隐居。直到1931年,国门上的五色旗已经换了青天白日旗若干年后,蛰居多年的他突然拇指大动,出任起家乡香山县(时已改为中山县)的县长。古稀之年的唐绍仪做起七品芝麻官来,跟当年做巡抚、尚书和总理一样,雄图大志,有板有眼,绝不糊弄。在不到四年的功夫里,他四处化缘,修马路,建医院,把自家的花园改建成城市公园,对市民开放,甚至还野心勃勃地想在中山县的海岸上建成一个大海港。至今中山还流传着他的逸事,说他修马路的时候,碰到土地公公挡路,民工不敢动,他就用手杖敲敲土地公的头,然后让民工下手。马路修好之后,下水道的井盖老是被偷,于是他下令在井盖上铸上“盗买与盗卖,均罚五十元;报信或引拿,均六成充赏”字样,后来就没有人偷了。

唐绍仪以做过总理的身份去当县长,在民国时期好像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倒是中共建国后,此事入了毛泽东的法眼,他几次公开引用这个例子,教育干部要能上能下。其实,跟今天我们通常的看法不一样,当年的唐绍仪,并不会认为以做过高官的身份再当芝麻官,是屈尊。实际,唐绍仪晚年一直是在家乡做乡绅,出作县长,不过是乡绅为自己家乡做事的一种特殊形式,他只是在做事,或者比较方便地做事,算不上是做官。在那个年代或者更早,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多的,风是退休回家的士大夫,总要为桑梓谋点福利,否则就不配做乡绅。尽管唐绍仪喝过洋墨水,但毕竟没有脱出传统士大夫的积习,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选自张鸣《历史的坏脾气》)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唐绍仪赶上了曾国藩派闳组织幼童公派留学美国的机遇,是因为他出身农家,又是广东人,所以运气好。

B. 传记通过对庸绍仪先任总理后任县长的经历叙述,表现了他对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也反映了中外文化对人的巨大影响和民国时期多元性的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社会现象。

C. 唐绍仪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不久,就基本宣告其政治生涯的结束,是因为他有雄图大志,对责任内阁太负责任。

D. 唐绍仪能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离不开袁世凯的赏识与大力援引;后来绝交,主要是唐不识时务。

2.辛亥革命前后,唐绍仪在政坛上有哪些建树?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说明。

3.晚年,唐绍仪在哪些方面造福乡里?反映了他有什么样的思想?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论书法表现形式与诗文意境

如简易地给书法艺术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说书法是写字的艺术。”如从美学或者艺术哲学的高度来论的话,“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及其构成运动为形式,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因为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故不写字不能称其为“书法”。再者书法是以线条运动为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书法必须是讲究技巧的,由技成能,胡乱涂抹无以称“法”。这两点体现着书法艺术的本体规定性。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即是书法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意境创造能力。

书法的艺术表现是通过写字来实现的,写字又必然有其文字的内容,因此,文字内容在书法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书法文字内容的精神内质和意境,应与书家的个性气质相适应,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再创造绝非易事,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通会,化度进去。我们常说,艺术品首先感动作者自己,然后才能够感动他人,而使自己被感动的这种感染力,应当来自你所写文字内容。这里,选择什么样的文字内容来作为你书法创造的素材,是很重要的。读懂文字内容,被其文字意境所打动,引起精神上、情感上的共振,从而激发起书家的创作激情,提笔作书便成为主动的、积极的行为,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高度兴奋,此时,才情流注笔端,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精神之作。这就是说,在书法对诗文的艺术再创造过程中,文字内容的意境与书法艺术表现的意境必须合一。

二是裁取率由,我塑我境。当然,对文学底本的审美,本就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别。读者对原作的思路情绪的体认,先天就存在着差异。要旨在于以我为主,把对文学作品的意境体认,裁剪为我们的意境,用我们的笔墨,营造书法意境。

意境的再造,要依附物质、技巧条件,才能物化现实。只有将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诸因素配置得当,才能出现形式各异的笔墨意境。况且,意境有着类型意义。比如,写婉约派词文如采用颜楷,浓重墨,怕摧残纤巧。写李白诗,若用欧楷缮写,形同谪仙被缚。总之,书法只有开展,衍化了诗文的意境,才能实现它自身。因为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书法自身,而是表现人自身,表现与诗文相接近而有关联的另一番意义,也即为意境。

选取何种文学底本?当然悉听尊便。但是剧作家不是对什么文学底本都愿意编的。画家也不可能将什么诗词都入画。对文学作品进行书法再创造,无非是借陶家酒浇胸中块垒,乘米家船品江上霁月。性情如此,自家意境才有可能开发出来。

总之,书法创作的表现形式必须与诗文意境相共美,才能创作出书法佳作。

                             (选自张巨纲《论书法表现形式与诗文意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具有创造意境的能力,能表现一定的性灵境界,可以反映出书写者的审美理想。

B. 书法简言之就是写字的艺术,它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汉字为素材,二是以线条运动为表现形式。

C. 书法创作中文字内容占有重要的位置,选择与书家的个性气质相适应的文字内容,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D. 书法创作强调意境的再造,要依附物质、技巧条件,如果不能将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诸因素配置得当,就谈不上表现形式各异的笔墨意境。

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审美认识往往见仁见智,但是不同的书法创作者在对同一文学底本的理解上必须达成一致,从而实现文字内容的意境和书法艺术的意境的统一。

B. 书法创作需要激情,当创作者被文字意境打动,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高度兴奋,他们往 往能书写出意想不到的佳作,而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感动他人。

C. 意境不独是诗文的专利,书法也有其意境。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书法自身,而是表现人自身,表现意境,这种意境是与诗文相接近而有关联的另一番意义。

D. 书法创作者对文学底本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审美需要,借文字内容来表达书法家自身的性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书法艺术并非纯形式观赏艺术,它须读其文,以品味其文学内容之意境;观其艺, 以欣赏其书法形式美之意境。

B. 书家在创作时,应该具备两个条件:能走进诗文,与文字意境形成共鸣,激发创作热 情;个性化地理解诗文和营造个性化的书法意境。

C. 书法创作要完全忠实于诗文意境,书法创作的自由度不大,只能在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等方面加以发挥了。

D. 与诗歌具有婉约、豪放等不同风格类似,书法也有其不同的风格特点,而只有书法风 格与诗文内容相互协调匹配,才会产生和谐的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部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商业网站对本网站用户行为分析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__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义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一项是

有分析家早就指出,“如今日本国内的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在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这    (1)   不是耸人听闻的谣传,  (2)      不是今天才有的迹象。美国一位学者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没有必要争论日本是否在做战争准备, (3)     指出一点就够了:日本 (4)     不做战争准备,那它就是疯子。”

 

(1)

(2)

(3)

(4)

A

不但

而且

如果

由于

B

只要

如果

C

如果

只要

D

不但

而且

而是

只要

 

 

A. A    B. B    C. C    D.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梁任公先生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B. 十年“文革”给作家巴金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随想录》中处处都有他对这种伤害的深思。

C. 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几周时间里就取得了5个亿的票房收入,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讲述了一个修复被撕裂的亲情的感人故事所致。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退休后,老纪丢下了公司烦琐的事务,一个人游山玩水,无牵无挂,尽享天伦之乐

B. 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C. 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让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D. 98年的影片《情留半日》,是一部至今仍被小资们津津乐道的影片。年轻的杰克 和露丝再度萍水相逢在一辆从布达佩斯开往巴黎的火车上,飞驰的火车催生了他们难舍难分的情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一寸心,红楼无限情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的遗言。

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的信函。信函上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嘱咐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查遍燕京大学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表在1947年12月5日《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励这位在校大学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来信让周汝昌“欣幸不已”。1948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看作是胡适“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  

1953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四十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在当时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此年周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进“牛棚”下放。由于周恩来的特殊关照,1970年9月重返北京。  

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湘云等等。

1982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和态度来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须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之外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誉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争议。  

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王者。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可谓毁誉参半。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誉,身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红楼梦新证》一书的创作深得胡适的鼓励和帮助,这本书使周汝昌成为学界“红人”,也使他在政治运动中遭受迫害。

B.周汝昌研究红学的许多观点深受“大拿”的影响,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沉湖而死”等,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C.周汝昌认为,“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区别开来,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和态度。

D.周汝昌的“红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红学”研究方法虽得到一致认可,但他得出的结论却一直饱受争议。

E.周汝昌多才多艺、勤学善思又特立独行。研究红学,他一旦投身其间便矢志不渝,虽毁誉参半,但终难否认其红学泰斗的地位。

(2)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在红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请分条概括。

(3)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4)纵观周汝昌的一生,这位大家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与《荀子·劝学篇》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相近的。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