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用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10 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26 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高10 cm和26 cm,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A12 cm、6种      B18 cm、6种

C12 cm、9种     D18 cm、9种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让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

C蓝色∶鲜红色=9∶1                  D蓝色∶鲜红色=15∶1

 

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表现为无色。现将一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①M×aaccRR→50%有色种子;②M×aaccrr→25%有色种子;③M×AAccrr→50%有色种子,则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 

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

 

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C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

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A1/3        B1/4       C1/9      D1/16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

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二者可以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

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BB和Bb的种子数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BB、Bb、bb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       B4∶4∶1       C9∶2∶1      D1∶2∶1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基因型为HH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一头有角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为

A雄性,hh     B雌性,Hh     C雄性,Hh      D雌性,hh

 

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bb的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B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D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A31       B51         C96         D11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

 

孟德尔运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显微镜是高中生物实验的常用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___倍镜找到目标。

2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物体装片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后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转动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00倍是指___________面积、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4在视野中发现叶绿体顺时针转动,则实际上是按_____________方向转动。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______

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

3)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______

 

1)上图是          肽化合物,图中A        基 ,B        键,C       

2)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最接近于( )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

 

 

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

 

沙漠植物-骆驼刺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水    D. 无机盐

 

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A.

B.

C.

D.

 

A48     B49    C50      D51

 

A. CO    B. OH    C. CH    D. HO

 

葡萄糖  淀粉 蔗糖 麦芽糖  果糖 纤维素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⑤⑥    D. ①②④

 

A. 酶都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 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

C. 蛋白质是肽链以一定的方式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D. 各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P等元素

 

下列各项可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A韭菜     B鸢尾    C菠菜     D

 

下列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 HNPMnC

B. ClFeSNMg

C. CuZnMnMoB

D. FeNPKCuI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