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①⑥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右移动标本 ⑥向左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B④→⑥→③→②

C⑤→④→②→③         D⑥→④→②→③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熊猫和熊猫宝宝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A精子和卵细胞       B胚胎

C血细胞       D骨髄细胞

 

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会导致水生动物中毒,毒性的表现与离子浓度和染毒时间正相关。为了验证铅离子对鲫鱼肝胰脏细胞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鲫鱼、铅染毒溶液、匀浆器、试管、H2O2磷酸缓冲液等

要求和说明:H2O2磷酸缓冲液H2O2磷酸缓冲液组成,其中的H2O2含量可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具体检测过程不要求写出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染毒饲养:取3个水族箱,分别加入等量铅浓度为0、20、40mg/L的铅染毒溶液,每个水族箱饲养20尾鲫鱼

制备酶液:染毒开始时及过程中每隔24小时,每组捕捉4尾鲫鱼,取每尾鱼的肝胰脏 05g打成匀浆,并制备成酶提取液

测酶活性:取试管加入              ,反应3分钟立即测定试管中的       

       

2预测实验结果:在坐标系中用柱状图表示第1次、第5次的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下列关于将肝胰脏制备成酶提取液的叙述错误         

A将肝胰脏打成匀浆有利于提取酶

B应该将05g克肝胰脏制备成等体积的酶液

C提取的酶液应该加入磷酸缓冲液并低温保存

D直接使用匀浆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H2O2配制成H2O2磷酸缓冲液是为了保证反应过程中的         

 

图为需氧呼吸图解。Ⅰ、Ⅱ、Ⅲ表三个阶段; X、Y表示产物。

1物质X的名称是       

2物质Y中的氧来自       

3释放的CO2是在第        阶段产生的;产生ATP最多的是第        阶段。

4分别写出三个阶段进行的部位要求:写完整

        ;Ⅱ        ;Ⅲ      

5写出需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6如果O2供应不足,则玉米的胚将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图甲是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其中表示不同的部位;图乙是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不同的物质。

请回答:

1光合色素存在于图甲的[]          中,其中呈黄色、橙色、红色的色素合称          。图乙过程发生在图甲的[]          中。在[  ]内填写图中相应编号。光反应中,水裂解产生         

2图乙中,物质为两种三碳化合物,物质的名称是          。物质接受来自的NADPH的          和来自ATP的          形成物质。离开循环的物质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         

在高光强环境下,将某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施以低氮肥与高氮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绿素和Rubisco酶该酶催化CO2和RuBP反应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3该实验表明,突变型的          含量比野生型低,采用          法分离突变型植株叶片色素,与野生型相比纸条上有的色素带颜色变浅,变浅的色素带位于滤纸条从上到下的第         条。

4高氮肥下,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结合实验结果分析,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写图中序号,并在序号后写出该结构的名称

1该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2该细胞中与能量转最密切的细胞器分别是[]          、[]         

3图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          、[]         

4图中结构[ 2 ]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   

5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要求答全

6将乙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会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现象,你认为发生自动复原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7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c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c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     

②f表示b与c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植物叶肉细胞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甲中的B点骤变为C点时,短时间内三碳酸含量将快速下降

B图甲中若其它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则A点将向右移动

C图乙中,与F点相比,E点三碳酸的含量较高

D图乙中,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

 

将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装置中连续光照培养,光照强度、温度均适宜且恒定,关于培养过程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在玻璃温室中,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补光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补光的光强度为150μmol ·m-2 · s-1,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适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植株补充580nm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B若680nm补光后植株的光合色素增加,则光饱和点将下降

C若450nm补光组在9:00时突然停止补光,则植株释放的O2量增大

D当对照组和450nm补光组CO2吸收速率都达到6μmol ·m-2 · s-1时,450nm补光组从温室中吸收的CO2总量比对照组少

 

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后,其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氧浓度为e时,细胞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氧浓度为b时, 葡萄糖的消耗量为03mol/min,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c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6mlo/min

D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1/2来自酒精发酵

 

如图一表示利用碗莲种子所做的探究实验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破壳处理和水分对碗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BA组和B组对照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CC组和E组对照可以说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D实验结果说明碗莲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破壳处理

 

要测定藻类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是检验其

A葡萄糖的形成情况               B淀粉的形成情况

CO2的释放情况                    DCO2的吸收情况

 

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果没有95%乙醇和菠菜叶片,要使提取液中色素含量丰富,可以用来替代的实验试剂和材料分别是

ANaCl溶液和新鲜青菜叶

B丙酮和新鲜青菜叶

C蒸馏水和大白菜叶

D酒精和大白菜叶

 

核糖体内合成抗体

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

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厌无氧呼吸

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⑤

 

下列细胞中,含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较多的是

A神经细胞      B唾液腺细胞    C汗腺细胞         D肌细胞

 

①A中肯定含有CHONS等元素

组成人体的B约有20

环形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过程是吸能反应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⑤

 

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即气孔的张开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一致

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过强抑制了光合作用

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隐蔽环境中

 

种子萌发时可能进行需氧呼吸,也可能进行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为探究两种呼吸的情况,现设计如图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同时关闭活塞,经过20min后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A装置l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l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

C若装置1的液滴左移,装置2的液滴也左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需氧呼吸也进行厌氧呼吸

D若装置1液滴不移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厌氧呼吸

 

葡萄糖彻底氧化    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葡萄糖脱水缩合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⑤内含有形成细胞壁的物质

B①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

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

D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

 

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Aa→a            Bb→b

Cc→c             Dd→d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核膜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和计数

C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

 

某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用CO2释放量表示与O2吸收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时释放的CO2全部是厌氧呼吸的产物

Ba点时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乙醇

Cb点时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等

DO2浓度越低,呼吸强度越小

 

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E受温度T变化的影响,下图中哪一曲线能正确表示其结果

 

 

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mol数与消耗的O2mol数的比值,分别是

A. 等于10、等于10

B. 等于10、小于10

C. 小于10、小于10

D. 等于10、大于10

 

下列与代谢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较弱光照下,因光反应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光反应速率减慢

B. 氧气充足时,葡萄糖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C. 海水鱼通过鳃将体内的盐排到海水中时,一般不消耗能量

D. 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下列过程不可能通过胞吐实现的是

A. 消化酶进入消化道

B. 细胞产生的抗体进入血浆

C. 胰岛素进入血液

D. 病菌进入白细胞

 

1  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

2  2﹪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无红黄色沉淀

3  2﹪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本尼迪特试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自变量是底物和酶

B. 指示剂均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替代

C. 3的结果是红黄色沉淀

D. 实验结果证明酶有专一性

 

A. 无色、紫色

B. 红色、无色胶状物质含绿色叶绿体

C. 红色、无色

D. 红色、紫色

 

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增大、颜色变深

B.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是水分子主动转运到细胞内

C. 待细胞体积增大到与质壁分离前相等,可能会继续增大

D. 若细胞质壁分离时失水过多死亡,置于清水中后立即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