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一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

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

C刺激b点,a、c均会兴奋

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素可以存在于

B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判断下列叙述全对的一项是     

①体液是指细胞外液

②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③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④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⑤血浆中的水来自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⑥细胞内液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

⑦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A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⑤⑥⑦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体的内环境一定处于稳态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生理盐水时,两者的pH变化相同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下列物质中,都可以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小分子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氧化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缺氧时,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相比,中含有蛋白质更多

C中的氧气到达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D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pH的变化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①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下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              ,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相关激素。若乙合成的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      填“腺体名称”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         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丁分泌的               的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与其起协同作用的是           分泌的相关激素。

3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           填“腺体名称”

4目前普遍认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                

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                

3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                

4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链: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广州人口在春运期间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

 

下列关于生物演替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B人类活动只会改变生物演替的速度,不会改变生物演替的方向

C开垦荒山和退耕还林是两个群落的逆转

D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说明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草场和森林,有一过渡区,这一过渡区中的动物与邻近两个生态系统相比,其特点是   

A动物种类少      B动物种类多

C植食性动物多   D肉食性动物多

 

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例子是  

A火山爆发后发生的演替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农田荒芜

D围湖造田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      D大于161只

 

薇甘菊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样方法对当地的薇甘菊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确定样方面积为S0,若选取4个合适的样方,对薇甘菊计数的结果分别为a、b、c、d,则薇甘菊的种群密度为 

A.(a+b+c+dS0                 B.(a+b+c+d/4

C.(a+b+c+d/S0               D.(a+b+c+d/4S0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都属于取样调查的方法

B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森林中的群落不包括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释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和互利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互利共生     D寄生和捕食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