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诞生

B. 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

C.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5号和11号个体为男性患者。下列有关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9号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 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1号

C. 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而7号带致病基因,8号和10号结婚后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 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10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为有丝分裂,则e~f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

B. 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于d~e时期

C. 若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细胞都有23对同源染色体

D. 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于c~d时期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

B. 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

C. 格里菲思的第四组试验中,可从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两种肺炎双球菌

D. 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活型细菌

 

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噬菌体

细菌

核苷酸

32P标记

31P

氨基酸

32S

35S标记

 

 

A. 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一定含有31P

B. 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可能含有32P

C.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分子中一定含有32S

D.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分子中一定含有35S

 

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4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其结果正确的是(  )

A. 复制过程中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60个

B. 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0个

C. 只含14N的DNA分子占3/4

D. 只含15N的DNA分子占1/4

 

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这两对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表现型也正常,但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都是黑尿症患者。若该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儿子,儿子又与一个父母一方为患黑尿症自己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下表现正常的子女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 1/2    B. 2/3    C. 3/4    D. 4/7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中白眼果蝇是父本

B. 亲本产生的含Xr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同

C.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8

D. F1中出现白眼残翅雌蝇的概率为1/8

 

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 ,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 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改变

B.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 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一定会变

D. 基因型频率变化基因频率不一定会变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4%,aa个体占64%,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B.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C.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粒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粒遇碘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的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采用亲本杂交所得的子一代花粉粒来进行

B.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离定律,应采用亲本杂交所得的F1花粉粒来进行

C. 基因AaA+T/ G+C的比值不同

D. 含基因T的双链DNA分子放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后,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已知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无芒(E)对有芒(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D、dE、e)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用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甲(DDEE)和乙(ddee)杂交得F1,再用F1与小麦丙杂交(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小麦丙的基因型为(   )

A. DdEe    B. ddEE    C. ddEe    D. Ddee

 

调査发现,某地人群每万人中有一个患甲病,一个表现正常男子的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甲病的妹妹,该男子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后,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

A. 1/10000    B. 1/404    C. 1/303    D. 1/606

 

下列是某二倍体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细胞有可能代表蛙红细胞

B. 乙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 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

D. 丁细胞发生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

 

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下列对此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G1    D. 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二者均为具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

B. 二者均能控制一定的性状

C.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D.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下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A. 上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了三次

B.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EF

C. OP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之比为1:2

D. 图中L→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从洋葱根尖细胞中分离出X、Y、Z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三种细胞器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 细胞器Z一定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

C. 细胞器Y具有单层膜结构

D. 细胞器X在原核细胞中也有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B. 由m个氨基酸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有m-n+2个氧原子

C. 每种蛋白质中都包含20种氨基酸

D. 生长激素、DNA聚合酶、抗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但无氧呼吸没有CO2或H2O生成

B. 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 果实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可最大程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长期储存

D. 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可能不同

 

甲、乙、丙是科研人员从哺乳动物早期的细胞中分离出的部分细胞结构,并对其核酸分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细胞结构

DNA含量%

99.%

30

0

RNA含量%

0.1

70

100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甲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 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丙结构

C. 乙是早期红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 用差速离心法能分离出甲、乙、丙三种结构

 

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

A.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容易得到

B. 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和具膜细胞器

C.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来自同一人体的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胰岛B细胞和卵细胞(     )

A. tRNA的种类相同

B. mRNA的种类相同

C. 细胞膜表面受体种类相同

D. DNA的种类与数量相同

 

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据图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a>b>c      

②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

③实验后丙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④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列有关ATP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B. ATP发生水解时形成腺苷二磷酸,释放1个磷酸基团,同时释放能量

C. 在肌肉收缩和恢复的过程中发生了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D. ATP中有高能磷酸键,因此可以作为源源不断的能源

 

下列对真核生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细胞)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在细胞核中进行,而原核生物发生在细胞质中

B.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一般为有丝分裂,而原核细胞一般为无丝分裂

C. 真核生物中能发生染色体变异,而原核生物不能

D. 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原核细胞都没有

 

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是(  )

A. 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 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

C.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关于细胞癌变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

B. 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细胞代谢快

C. 黄曲霉素可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其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D. 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癌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结构②和结构④都不含磷脂分子

B. 结构①内膜的表面积大于外膜

C. 结构③是细胞内“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D. 该细胞不可能是水稻叶肉细胞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