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 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 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 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D. 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叶剑英同志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粉碎“四人帮”过程中,叶剑英发挥了重要作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提出让邓小平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容置疑。他还提出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地搞上去。在担任人大常委的工作中,主持通过了《告台湾同胞书》、《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80年代,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这种思路,并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统一的精神基石,唤起人民对祖国的热爱。邓小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说:“叶剑英委员长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九点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陈弘君《叶剑英对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历史性贡献》

(1)根据材料,简述叶剑英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剑英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特点,并分析其对祖国统一的意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取消部分专业经济部门,有的改为經济实体。有的改为行业总会。保留和新建了一些综合经济部门,如组建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国税局和地税局等。经过改革,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由原先68个调整为59个,各部门人员精简平均为20%左右。省自治区党政机构由平均76个减为56个,直辖市党政机构由平均101个成为73个,市地县的党政机构人员约减少200万,占原有行改编制的23%。但是相当一些政府机关人员转入事业单位后仍然继续依靠国家财政吃饭,致使吃财政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周志强、曾云燕《新时期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3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93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侨发展简史

 

时期

概况

相关事例

从唐代到南宋(618-1270年)

这个时期的华价大多居住在今天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人数大约为10万多人,

早期中国人出洋,多被称为“唐人”;南宋末年,战乱不止,华南人民为躲避战乱逃亡海外。

从元代至清代中叶(1271-1839年)

华价出国开始大量增加,东自日本、朝群,西至印度东部,北起缅甸,南迄印度尼西亚,几乎到处都见到华侨,其人口已达100万以上,

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大批华侨开发南洋;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爪哇巴达维亚屠杀杀华侨上万名,制造“红河事件”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前夕(1840-1949年)

一批批“契约约华工”(俗称“猪仔被贩卖出洋,100多年里,中国约有700万人被卖到欧美国家及世界各地。这个时期,华侨出国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遭遇之苦,均属前所未有。

1869年,美国联合太平洋-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五分之四的筑路工人都是华工;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州创立继昌隆缫丝厂;1894年孙中山联合20多位华侨在檀香山创办兴中会;抗战期间,爱国华侨陈嘉庆带头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华侨大批出国的历史基本结束。部分中国人通过与亲人团聚、留学等方式移居国外.21世纪初海外华侨华人的人口总数超过5000万,分布在160多个国家。

1979年中国开始在靠近沿海、华侨众多的广东、福建等地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

 

 

——摘编自《浙江侨联•华侨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从上表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期的相关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切勿照抄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宋之后,“盐茶”专卖取代了“盐铁”官营,茶叶成为国家战略物资,通过以茶易马,即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供给,从某种意义上,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明初政府为了垄断茶马贸易,在产茶区设置茶课司,还建立茶叶的专卖制度,商人贩茶,必须持有“茶引”或“茶由”,“私茶出境者斩”。

——杜君立《历史的慰籍》

材料二:1517年,最早来到中国的葡萄牙人将茶叶带回欧洲。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中国茶叶大量出口英国,英国为了扭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同时,从中国引种,在其殖民地试种茶叶……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并通过铁路、轮船运至目的地,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且主要靠人力挑运至通商口岸……茶叶生产国的茶叶被英美等国家廉价收购,并加以包装宣传,售以高价。1886年以后,中国茶叶贸易终于衰落下来。

——据盛敏等《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构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至明初茶叶贸易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古代到近代以来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988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

A. 全面放弃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 消除贫困现象促进社会公平

C. 尽力争取议会中工党的支持    D. 增强英国经济复苏发展活力

 

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A. 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 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

C. 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

D. 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一变化说明

A. 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

B. 宗教改革,封建教会势力被打击

C.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 商品经济发展,完成城市化进程

 

在《十二铜表法》中,既有大量的同态复仇的后果,也有罚金赔偿的后果。《十二铜表法》之后,作为复仇替代的罚金越来越普遍起来,财产刑变成私犯的主要后果。这一变化

A. 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B. 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C. 削弱了罗马法的阶级性    D. 表明罗马法走向理性

 

l985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从1985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该做法目的是

A. 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B. 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C. 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权

D. 推动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

 

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A.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 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 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成

D.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辛亥革命“未能深入发动和依靠蕴藏在最广大民众中的革命力量,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造成辛亥革命这一局限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 帝国主义极力破坏中国革命

C. 革命派未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    D. 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近代以来,一些中国人纷纷主动翻译外国报刊、书籍。有学者统计,1868-1879年,江南制造总局共出版翻译西书98种,销售达31111部。这一现象

A. 推动了新思想的萌发

B. 有助于洋务运动开展

C. 摆脱了传统夷夏观念

D. 为戊戌变法奠定基础

 

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进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

A. 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认同

B. 反映了商业发展冲击儒家思想

C. 促进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D. 标志着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

 

唐代长安城坊市格局井然、尊卑秩序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展现出一种开放式的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毗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B. 市民政治地位提高

C. 商业地域限制打破    D. 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予、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A. 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 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C. 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

D. 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

 

公元前705年,周桓王带兵攻打郑国被打败,并被射中肩膊。有人劝郑庄公趁胜追击,庄公夜间却派大员去慰劳桓王,并探问伤状。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法制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冲突

C. 宗法制受到了严重挑战

D. 分封关系已难以维系统治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战后至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既受到美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受到二三十年代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孤立主义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发展至顶峰状态。但随着美国国力和国际格局的改变,孤立主义外交已不再适合美国的国情,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珍珠港,以极小的代价给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沉重的损失。日本的炸弹不仅炸沉了港口里的军舰,也彻底炸毁了孤立主义的思想堡垒。珍珠港事件第二夭,当罗斯福到国会怒斥日本的袭击,同时请求国会承认美国进入战争状态时,他的要求在一小时内就获得认可。珍珠港的事实证明了,传统的孤立主义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也无法再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美国不可能再置身事外。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几乎摧毁了孤立主义在美国的民众基础,极大动摇了政治基础,国际主义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美国孤立主义阵线被彻底冲破。

——摘编自《论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传统社会,婚姻以“事宗庙、继后世”为目的。其仪式,通行六礼。宋以后虽有简化,基本上仍遵循凭媒定娶、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收受聘财之习俗。民间婚姻习俗乃百姓私事,只要不因纠纷告上衙门,多与官府无涉。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等省份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四川省拟定大量白话文告示,广为宣传的同时,赶印了5万份婚书,要求各地三个月内售清。这次改革是政府试图以法律形式规范民间婚姻的尝试,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官制婚书费用较高等原因,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吴佩林《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中国的生活巨变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达须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前工业化时期(15—18世纪),英国乡村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变革有两大最突出的现象,即乡村工业的广泛兴起和圈地运动的普遍发生。以毛纺织业为主体的乡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横向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人口的互动,城市资本对农村的渗透以及城市对乡村经济辐射能力的加强。到工业革命前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遍布广大农村地区,加快了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据《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知识分子以“民族自救”为己任,毅然深入偏远落后的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他们开展艰苦细致的扫盲工作,倡导革除陋俗,引进推广农业技术,建立生产、销售、信用等合作社,努力构建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全面抗战爆发后,运动被迫中止。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苏维埃政府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首位,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兴办一批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有计划的发展商品经济……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据《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乡村建设运动相比,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特点,并对两者分别加以简要评价。

 

(题文)阅读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了

A. 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

B. 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逐渐转型

C. 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

D. 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

 

1917年,实物形式的报酬占苏俄工人工資总额的5%,1918年占48%,1919年占80%,1920年占93%,货币流通在内战后期几乎被取消。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正在

A.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B. 探索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C. 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

A. 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 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 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

 

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在葬礼上,不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 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

B. 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

 

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这主要得益于

A.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 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

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土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题文)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从中可知

A.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B. 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C.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如表为1842---1845年间清政府鸦片战争赔款全部筹款来源。据此可知,当时

赔款来源

银两

比例(%)

总数

14760000

100.00

关税

6388000

43.28

地丁税

3125800

21.18

盐税

601200

4.07

兵饷

650000

4.40

商捐

3995000

27.07

 

 

 

其中包括少量关税、盐税。无法剔去计算。

A. 赔款推动政府财政结构变化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西方列强加紧控制中国海关

D. 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

年代

年数

乞休次数

年平均次数

洪武

35

0

0

正统

29

4

0.14

成化

23

103

4.48

隆庆

6

76

12.67

万历

48

893

18.60

 

 

A. 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

B. 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

C. 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

D. 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