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组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  )

①巩固国防,抵抗侵略

②保卫祖国

③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④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下列不属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

A.青年志愿者参加西部扶贫接力计划

B.主动到老师的办公室,帮助老师整理私人物品

C.利用星期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中学生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小李弄错了两个,你认为是哪两个(  )

①赵老板带人将欠债者控制在小区的地下室百般羞辱,并将对方打成重伤。属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警

②大街上来了一个耍猴的艺人,围观群众把人行道占满了,导致交通受到影响。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

③邻居收养了几条流浪狗,每晚叫个不停,影响大家休息。物业去交涉也不管用。属民事违法,给法院打电话

④某培训机构将张某的照片用作宣传,张某找来后还拒不撤除。属民事违法,张某向公安局起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点反思自己的言行,严于自律,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这说明(  )

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③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④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出门打不到车?滴滴打车随叫随到。饿了不想做饭?美团外卖来送饭……这都体现了“分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的新商业模式。这说明

A. 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

B.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 网络能够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青少年应当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亲近社会必须做到(  )

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理

②遵守社会公德,做道德高尚的公民

③我是社会的一个“结点”所以要独善其身

④善于明辦是非,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____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____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一定能得到他人、社会的更多赞誉。____

 

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不会产生什么后果。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____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_______

 

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____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材料一:2018年4月27日,平乐镇一中学生黄某某、陈某某、莫某某和社会青年祝某某将被辱学生童某某带到鱼花塘后一个巷子进行欺凌,面对众人的欺压,童某某从始至终都没还手,一直沉默不语,偷偷抹眼泪。更令人气愤的是莫某某录像并将视频发到班级Q群里,然后扩散。

材料二;2018年6月,广西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方案》。明确中小学欺凌的定义,提出处置要求。在召开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把校指出要把校园欺凌作为教育系统扫黑除恶工作中的重点来抓,适时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和反校园欺凌行动,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1)请你列举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

(2)请你谈一谈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的保护?

(3)如果遭遇校园欺凌,你应该怎么做?

(4)为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材料一 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过程中,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认真负责、分工配合:有人负责绘制海报、有人负责布置场地、有人负责维持秩序、有人负责发放物品、有人负责引导解说......大家的精诚合作使校园文化艺术节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肯定,也 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材料二 有人把集体比喻成一个火炉,班里的同学则象是一块块煤炭,大家要想得到火炉的温暖,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煤炭越多,火炉烧得越旺,那么班集体也就越温暖……

(1)请你列举出美好集体有哪些特征?

(2)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美好集体的作用?

 

    材料一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情绪的奴隶,任由它支配我们的行为。我们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材料二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花季,我们在拥有五彩缤纷生活的同时,也经历着丰富的情绪的变化。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懦弱、忧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

(1)调节不良情绪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2)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有何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  学校组织艺术节,在开幕式后,学校广播特殊表扬七年一班许莉莉同学:“许莉莉同学在校园中,没丢一个垃圾,甚至把同学扔的垃圾一一捡起并扔进垃圾桶,扔下的是素质,捡起的是文明。她的行为值得所有同学学习。”此表扬被同学发上互联网,引得同学们热议。

材料二  习近平在《从政杂谈》中说:“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要从“行己有耻”做起,做到“止于至善”,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

(1)不能乱扔垃圾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2)那些乱扔垃圾的同学应如何才能做到“行己有耻”?

(3)“止于至善”需要我们中学生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符合依法办事的是(  )

A. 小倩上、下学路上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B. 小明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同不赡养老人的邻居讲理

C. 热心律师利用空闲时间,向社会宣传相关法律常识

D. 解决纠纷,用武力比诉讼解决起来更痛快、过瘾

 

2016年1月1日,宪法宣誓制度正式施行,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培养被任命者的宪法的忠诚。这样做有利于(  )

①国家工作人员树立法律信仰

②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增强法治意识

③表现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

④促进宪法的实施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制定更多的法律

③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柏拉图说:“法律的一部分是为善良的人制定的,以指导他们友好相处;一部分则是为拒不接受指导的人而制定的,因为他们造孽作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法律只对善良的人们具有约束力

B.法律只对作恶的人们具有约束力

C.法律只有指引、教育作用,没有其他作用

D.法律有指引、教育和制裁作用

 

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绵延千年的人治。下列对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②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

③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

④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家庭保护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道屏障。下列做法能体现家庭保护的是

A.对子女的期望融化在日常细微的言传身教中

B.百依百顺,自由放纵

C.骄纵溺爱,有求必应

D.管教无方,粗暴生硬

 

下图漫画体现未成年人缺乏    (    )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我国法律在许多方面针对未成年人做出了专门的法律规定,对我们的财产权、继承权、受教育权、抚养权等进行专门保护。只有这些法律规定落到实处,我们的基本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这说明  (    )

①法律服务我们的生活  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③我们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法律规定并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这句谚语揭示的道理是(   

A.在集体中有时要放弃个人的利益 B.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C.集体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致的

 

关于个人生活节奏和集体旋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个人的节奏与集体旋律和谐时,可以顺利融入集体
②当个人的节奏与集体旋律不和谐时,需要调整个人的节奏
③角色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带来烦恼
④当个人的节奏与集体旋律不和谐时,需要调整集体的节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