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仿照冰心的小诗,选择某一事物,创设情境,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写一组完整的句子。(3分)

例句: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仿句: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分)

大足是我国重要的石窟造像之一,始凿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年),经五代至宋达到鼎盛,②大约终成于南宋末期左右,明、清仅有一些零星雕刻。③大足石刻即使主要是佛教造像,④但历代的匠师们却发挥了充分的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把他们对美的理想融化在造像中,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面添加                     

(2)第②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  )

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胡适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再塑生命》作者是海伦.凯勒,文章仅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

 

选择下列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  )

A.当福楼拜激情演说完之后,佐拉就抑扬顿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B.外郎中学的教室整洁、明亮、广袤无垠。

C.很多人都想一睹托尔斯泰的风采,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星期天,我在解放碑看到一个满脸污垢、头发蓬乱的乞丐,他真是器宇轩昂。

 

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3分)                                       (  )

A.粗制烂造不可名状翻来覆去藏污纳垢

B.郁郁寡欢鹤立鸡群颔首低眉 诚慌诚恐

C.油光可见好意难确泪水盈框 暗然失色

D.不可质疑冥思遐想期期艾艾 深恶痛急

 

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                                 (  )

A.烂熳màn芋梗ɡěn解剖pāo匿名nì

B.诘责jié绯红fēi托辞cí广袤róu

C.粗劣lì粗鄙pì禁锢qù浸满jìng

D.不逊xùn弥补mí滞留zhì尴尬ɡà

 

作文:(50分)

撇和捺互相支持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帮扶。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的。  

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章。  

要求:(1)是学习的困惑需要“你”的指点,是生活的艰辛需要“你”的支撑,是思想的贫乏需要“你”的浇灌,是心灵的苍白需要“你”的丰富……选哪方面内容来写由你自己定;  

(2)字数不少600字。

(3)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让我看着你(13分)

  1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2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3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4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5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她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6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7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8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2分)

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

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                   (1分)结果:                     (1分)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6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3分)

                                                                               

3..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2分)

                                                                              

4..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分)

                                                                               

5..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飞行之王——蜻蜓(7分)

①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②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③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蜻蜓为什么被誉为“飞行之王”?请根据第②段内容择要回答。(2分) 

                                                                                 

2..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蜻蜓的哪种“特技”表演?(1分)

                                                                               

3..蜻蜓能做这么多“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人类从蜻蜓的“翅痣”得到启示并运用到飞机设计的原理上,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2分)

 

陈太丘与友期(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4分)

①与友行    ②去后至    ③相而去     ④下车之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刻画了怎样的元方形象?(3分)

                                   

3..文章结尾处,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3分)

                                                                                    

 

(二)浅层阅读:

羚羊木雕(节选,7分)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站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奶奶刚开始为什么“想说”又“没有说”?(请揣摩奶奶当时的心理作答。2分)

答:                                                            

2.、后来,奶奶所说的“这样多不好”一句中的“这样”是指            ,奶奶认为“不好”的原因是                                           。(3分)

3.、选文结尾写到孩子“推开妈妈的糖盒”,你认为她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2分)

答:                                                             

 

(一)现代诗赏读(《化石吟》节选,4分)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1..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2分)                                                                           

2..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2分)

                                                                   

 

语文综合实践:(5分)

某校组织“走进名著世界大闯关”比赛活动,活动即将开始。

主持人: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的《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我校组织的“走进名著世界大闯关”活动就从这里开始!请你参与下面的闯关活动。

1.、第一关:请你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与所给寓意对号入座(只填代号)。

备选项:A.《两只口袋》  B.《农夫和蛇》  C.《蚯蚓和狐狸》  D. 《狐狸和葡萄》

E.《蚂蚁和蝉》  F.《狼和小羊》

寓意:讽刺好逸恶劳的,如(        );讽刺找借口自我辩解的,如(        );讽刺只说别人的坏话而看不见自己缺点的,如(        )。

2.、第二关:请你概括《伊索寓言》的主要特点是:                                 

主持人:你的表现很出色!相信下一个活动环节你会表现得更好……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女排再次以惊人毅力实现了绝地逆转,战胜了韩国队,让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凝成的中国女排精神又一次回荡在运动场上,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激动不已。于是,有许多网友在网上跟贴说:

网友z123:女排姑娘好样的。着实叫人心跳一回,女排精神取得最后胜利,祝贺你们!

网友丁丁菲戈:面对被逼到悬崖的逆境,你们不抛弃、不放弃,用对国家、对排球运动那无人能比的多一度热爱赢得了最高的荣耀,你们是祖国的英雄,祝贺你们,祝福你们!

如果你也是一名网友,你会怎么跟贴呢:                                 。(2分)

 

请将下列语段补充完整,要求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3分)

不要慨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

                       ;若把人一生的情感窖藏起来,也是一壶香醇的酒。开拓一条怎样的路,           ,酿造一壶怎样的酒,这是一个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人生课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B、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C、屋子里摆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初一(2)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

B、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啜泣     蹂躏    隐密   盘虬卧龙  

B.喧腾     静谧   迸贱    猝然长逝      

C.卑微     厄运    喧嚣     仙露琼浆

D.虐杀     诅咒    酝酿     多姿多采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chōng)憬       (xiù)惑   (níng视)    枯(jié)

B、繁(xián) 急管   卖(lòng)  (diàn)污     头晕目(xuàn)

C、玲珑(tī)透      (chéng)清   擎天(hàn)地  (chú)形

D、(pá)窃          (cù)然长逝   忍俊不(jīn)  (xī)息

 

请将下面的一段话写在方格内。(3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古诗词积累:(7分)

(1)                                     ?为有源头活水来。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钱塘湖春行》一诗最能体现西湖早春特点的诗句是:                  

(4)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山寺幽深寂静,能给人以启示的两句是:                                                

(5)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找出两句描绘春景的语句:                             

 (6) 孔子认为“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是                                   

(7)在我们生活中,常常有人乘着他人争斗之际,而获取利益,这可以用“                                      ”名言来概述这一情况。

 

作文(50分)

下面有两道作文题,请你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名、校名、人名。

题一:以“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倔强、伤心、死读书……”

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知识,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理论之后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同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深层阅读赏析(13分)

三袋米的故事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②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⑨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选自文章阅读网,有删改。)

1.

内容理【解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答:                                                                           

(2)第⑧自然段: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2分)

答:                                                                           

2.语句品析:

(1)本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请你从第①自然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品析。(2分)

答:我选(   )处:                                                              

                                                                         

(2)第⑨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儿子当时的“那份震撼”。(2分)

答:                                                                            

3.情感升华:“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父(母)爱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3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完成下面题目。(7分)

(甲)晋文公攻原得卫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②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③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

    【注释】①原:原国 ②金:钟 ③卫人:卫国人                

                        (乙)吴起守信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丙)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裹十日粮(      )君姑待之(      )

方与之食(      )非信不可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译: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                                                                          

3.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2分)

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4.理解。(2分)

(甲)(乙)两段短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要语言概述之。

答:                                                                          

5.(丙)诗中有一联也表明了诚信的重要性,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这一联。(1分)

答:                                                                         

 

 

阅读下面名著片断:(8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往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1.此段文字出自《水浒传》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这一情节。(2分)

答:                                                              

2.作者对这一情节的描写,写得极为精彩。写鲁达的三拳在三个落点,而写郑屠的感受又从三个角度设喻,将三落点和设喻的角度分别写出来。(3分)

第一拳落点________,设喻角度________

第二拳落点________,设喻角度________

第三拳落点________,设喻角度________

3.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达具有的性格特点是______                   __,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___。(2分)

4.请你说出两个与鲁达有关的俗语或歇后语。(1分)

答: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阳光,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何况黄色还多少会给人不安之感;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带百合花般带露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恰似点染闲愁、淡然走出戴望舒雨巷的女子,却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却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犹同释放出激情与能量,犹同生命在燃烧,具有促使人们垂注和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教人印象深刻,教人兴奋雄起,是无可取代、责无旁贷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 1666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做的三棱镜分光实验首次发现,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波组成。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而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倘若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因为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东方哲理和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被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第①、②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2.第④段加点的词“依次”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2分)

 答:                                                                           

3. 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除春节贴红春联外,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1)               ;(2)                   。(2分)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下面题目。(3分)

①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开设的汉语课程在海外一些国家的大学,中学落户之后,又开始走进普通小学课堂。②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在欧洲,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开始逐渐向中东欧国家扩展。③5月16日,我国“汉办”在欧洲设立的第一家小学汉语课堂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六区基础学校举行开幕仪式,中国驻捷克大使霍玉珍和捷克教育部官员亲自到场剪彩。④在开幕仪式上,霍玉珍大使说,希望将汉语课堂从布拉格六区推广到整个布拉格,进而推广到整个捷克。

1.请给上面这则消息拟一个能概括内容且语言简明的标题.(不超过 12 个字)(2分)

 

 

 

 

 

 

 

 

 

 

 

 

2.第②句中“汉语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1分)

答:                                                          

 

 

阅读《雨说》节选,完成下面题目。(5分)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了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哨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1.选诗的第三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关系?(1分)

答:                                         

2.选诗的第二节抓住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怎样理解“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这一诗句?(2分)

答:                                                                           

3.请从选段或原诗中任选一处赏析(2分)。

答:                                                                          

 

 

语文实践活动。(9分)

(1)新年将近,压岁钱又将成为同学们的热门话题。认真品读右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完成后面题目。

①说说你对“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1分)

答:                                                 

                                                     

②请你结合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对今年给你压岁钱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说点什么?(任选一对象,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境)(2分)

答:                                                                       

                                           

(2)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班里准备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①请你为这一活动命一个名称,以体现活动主题。(1分)

答:                                                                      

②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1分)

答:                                                                     

③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2分)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选(    ),因为:                                                        

                                                                    

④网上阅读也成为本次活动中的热门话题。如何看待网上阅读?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6ec8aac122bd4f6e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