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D.水从a小孔流人,酒精从b小孔流出 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 一位同学在一篇作文里描绘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情景,“早晨我感到一身寒冷,睁开眼睛一看,被子全掉到地上,我一动身体整个床架都松开了,我于是滑倒在地上,我想站起来,却感到十分困难,费了好大的劲硬是用手按地站了起来,一个喷嚏,我像是被人推了一下,向后滑到了墙上…妈呀!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请问该同学所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
A.失去重力的世界 B.失去摩擦的世界 C.突发飓风的世界 D.突发地震的世界 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不受力就不可能运动 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如图所示滑轮组,动滑轮组重100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N.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动绳子使物体匀速上升.人的质量为60Kg,人施加的拉力最大为700N,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在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多少?
![]() 滑轮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
(1)请分析如图(a)所示的实验,说明图中滑轮的特点______; (2)小明按如图(b)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时,用F=5N的拉力在3s内将重为12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0cm.求: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 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好.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她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1)属于体验的有______;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______; (3)属于假设的有______;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______; (5)属于结论的有______. ![]()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______. (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建湖外国语学校的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再探动滑轮”的活动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1)实验中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_____和______;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 (3)请你就如何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 ①______; ②______. ![]() 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______. ![]() 如图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L1,并标出F1的方向.
![]() 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 如图所示,用1.2N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2N的物体,物体上升0.1m所用时间为4s.
(1)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2)将物重由2N不断逐次增大,假设动滑轮始终能正常工作,此过程中,它的机械效率范围是 . ![]()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OA=40厘米,OB=50厘米,B点所挂物体重60牛,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加一个竖直向上 牛的动力,这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 物体的内能随温度的升高而 ,温度越高其所具有的内能 ,温度越低,内能 .
一块500g的0℃的冰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熔化成0℃的水时的内能,这表明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所处的状态 (选填“有关”或“无关”).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1)利用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 (省力/费力)杠杆使用这种杠杆的缺点是 .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 ![]() 如图所示,不考虑动滑轮质量和摩擦时,拉力F应为物重的 ,如果绳子自由端移动了3m,则物体提高 m,假设动滑轮重为50N,F为100N,则最多能拉起重为 N的物体.
![]() 某同学的质量为40kg,他在体育课的爬杆比赛中,用10s时间匀速爬到竖直长杆的4m高处,在这段时间他做的功是 J.(g=10N/kg)
如图所示,小森用同样的力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如不计摩檫和滑轮重,则重力G甲 G乙(“<”、“=”、“>”).
![]() 为了在地面上能把五星红旗升到旗杆的顶端,必须在旗杆顶部安装一个 ,它的特点是 .
甲同学体重600N,乙同学体重500N,他们进行登楼比赛,甲跑上五楼用30s,乙跑上五楼用24s,则 同学做功较多, 同学的功率较大.
如图所示,一只钢球静止在空中,当自由下落弹击固定在地面上的弹簧时,使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钢球动能最大的状态是( )
![]() A.1 B.4 C.两点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下列例子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磨刀时,刀发热 B.用电钻打孔时,钻头发烫 C.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D.暖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推出 机械甲的效率为60%,机械乙的效率为70%,甲、乙两机械相比较( )
A.机械甲做功快 B.机械乙做功快 C.机械乙做功多 D.以上说法都是不对 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 ![]()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C. ![]()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D. ![]() 推着小车前进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