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连接F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 ![]() 国庆的夜晚各种焰火缤纷绽放,有一种质量为100g的叫做“高声”的焰火,其特点是不会爆炸,能够持续向下喷射火焰,产生大小为自重5倍的恒定的推力,因其速度快产生啸叫声,所以称为“高声”.经实验测量,这种焰火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焰火受到的最大阻力为 N,焰火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火药产生的推力对焰火做功的最大功率为 W.(火药的质量不计,g取10N/kg)
![]()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悬挂一重G=10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 N.保持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物体上升2m,则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拉力做的功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J.
![]() 如图所示,物体重2000N,当它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240N,若不计滑轮的重、绳重与摩擦,使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经过10s时间,拉力的大小F= N,拉力的功率是 W.
![]()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发光,并且两块电压表的指针所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是 V,L2两端的电压是 V.
![]()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2测 的电流(填:L1或L2),如电流表A1的示数为0.8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则流过L1的电流为 .
![]() 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b)图中受到的压力;(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b)图中手施加的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W1 W2,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 冲程.如果该机飞轮转速是1800 r/min,则它每秒钟内做功 次.
![]()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 能,致使褔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 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褔岛附近的空气中检测到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说明分子是 的.
冬天搓搓手可以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袋也能使手暖和,这是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 B.L1和L2并联在电路中 C.甲、乙都是电流表 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下图电路图中与如图所示实验电路相对应的是( )
![]() A. ![]() B. ![]() C. ![]() D. ![]() 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灯亮,铃响 B.灯亮、铃不响 C.灯不亮、铃响 D.灯不亮、铃不响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右端B点挂一重物.MN是以A为圆心的弧形导轨,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点,另一端E可以在弧形导轨上自由滑动.当绳的E端从导轨的一端N点向另一端M点滑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水平,绳AE对杠杆拉力的变化情况( )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一直变小 D.一直变大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 B.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加 D.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 一架正在喷洒农药的飞机在空中某一高度做匀速飞行,则飞机的(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减少,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下列物理量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不一样的是( )
A.功 B.功率 C.热值 D.比热容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撬棍 B. ![]() 羊角锤 C. ![]() 核桃夹 D. ![]() 食品夹 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别比较木块___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______的(选“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 2012年5月2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一级残骸落到湖南绥宁县砸坏了民宅.这引起了某校科技小组的关注:竖直下落的物体与地面碰撞时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同学猜想与物体的质量、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1)你猜想还与______有关; (2)该同学为验证他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水平地面上平铺一些报纸:将涂满红色颜料的同一篮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篮球会在报纸上留下大小不同的圆形红色印迹;通过比较印迹的大小即可比较篮球对地面作用力的大小.该方案所用到的实验方法有______ (3)另一同学将留有红色印迹的报纸放在如图所示电子测力计上,再将篮球放在印迹中央,用力下压篮球,当篮球恰好将______覆盖时,此时测力计示数即为篮球留下该印迹时对地面作用力的大小. ![]()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 某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把第4次与第______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3)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你举出一个生产或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举例:______. 【探究名称】探究欧姆定律
【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设计并进行试验】 (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①如图1所示,请您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②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______ ③… (2)小英同学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进行创新实验,除了与原有实验所必须的器材相同外,没领电压表,而是多领了一只电流表,并设计出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进行试验. ①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分别记为I1和I2; ②把定值电阻R2换成R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为______时R3两端的______不变,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③再把R3换成R4,重复上一步骤进行试验;④分析数据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小华和他的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秒钟绳子下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0.5m,已知该滑轮组的效率为70%(g取10N/kg).
(1)画出小华兴趣小组所用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被吊起重物的质量是多少? ![]() ![]() (1)推力做的总功和推力的功率.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