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右表所示.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送满水.
(2)泰州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2,每天日照时间按8h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约为多少?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c水=4.2×103J/] (3)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q=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 (4)请你:①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两点主要理由;②说出当前在利用太阳能方面所面临的某一主要困难(可从自然因素或技术因素等方面思考). 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小汽车,如图所示,小明坐着这辆汽车匀速行驶144km,用时2h,消耗汽油12L,其发动机的功率为23kW.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汽油的热值为4.6×107/kg,汽油的密度为0.75×103kg/m3)
(1)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 (2)已知发动机的效率η=W/Q×100%(式中W为发动机在某段时间内对外所做的功,Q为它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料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则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阅读下面短文
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答:______.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答:______.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 答:______.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应改为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 按照图示的方法,假如你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然后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何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如图所示,将一张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刀,然后将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就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使这张卡片跳起来的做法是 .卡片能跳起来的原因是 .
![]()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你通过观察 知道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采用 的方法,使得铜球和钢球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图甲和丙,探究的问题是 . ![]() ![]() (1)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______; (2)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如图所示为 冲程.
![]() 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水的 能增大,若一旦溃堤,奔流而下的水所具有的 能会给下游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用力将弓拉开,在放开箭的瞬间,弓的 能转化为箭的 能,箭在空中向上飞行的过程中,箭的 能增大.
![]() ![]()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 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的质量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中的( )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温度 去年12月份汽油价格又上涨了,若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 ![]() 海边昼夜温差小 B. ![]() 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 C. ![]()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 ![]()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小明分别沿三条路径滑到地面如图所示,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到地面时速度最大的路径是( )
![]() A.1 B.2 C.3 D.都一样 人骑自行车从坡上下来时,速度会越来越大,在这运动过程中( )
A.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B.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C.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D.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一架飞机在某灾区上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向地面投放救灾物资.投下物资后,飞机的动能和势能发生变化是( )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B.动能变小,势能不变 C.动能和势能都变小 D.动能和势能都不变 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人舱在下落到地面附近的某一高度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其匀速运动,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载人舱( )
A.重力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 C.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大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g=10N/kg)
(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1 (3)若0B=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 按下列要求作图.
(1)如图1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 如图所示,某小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O为杠杆的支点.
①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响,还可以方便地测量或读出 .调节时,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如何操作: . ②某实验小组记录两组数据如下:
③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 ④某次实验中,若采取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 (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⑤如图所示,实验小组选用长1.6m、粗细均匀的一只金属杆,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同时将一个“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金属杆重 N. ![]() ![]() ![]() ![]() ![]() 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 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 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相同的两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b和cd的中点,使它们缓慢的竖直起来,且砖不在地面上滑动,当砖的边ab、cd刚离开地面时F1 F2(选填“>”、“<”或“=”),在ab边不断抬高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