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是______.
②如图2停表的读数是______分______秒. ![]() 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者和跑步者是否同时出发? (填“是”或“否”) (2)跑步者前进20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 秒 (3)骑车者的速度为 米/秒;跑步者的速度为 米/秒. ![]()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 运动,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是 m/s.在最后一个2.2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m/s.
![]() 某物体在前5s通过的路程是15m,在接下去的10s通过的路程是45m,则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 ,在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升西落,这是以 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 的.
给下列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符号:
(1)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 (2)学校学生课桌的高度80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 (4)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是2.2 (5)一个中学生的身高1.65 (6)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59 . 单位换算
(1)5.8cm= dm= m (2)1800s= min= h (3)5m/s= km/h (4)3.6km/h= m/s.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
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 A. ![]() B. ![]() C. ![]() D. ![]() 一短跑运动员甲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乙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丙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V乙>V丙>V甲 B..V甲>V乙>V丙 C..V丙>V乙>V甲 D.V甲>V丙>V乙 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由速度公式v=
![]()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山和船 C.船和地面 D.风和地面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 B. ![]() C. ![]() D. ![]() 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0.820m B.82.0cm C.82.00 D.820.0mm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kg的铁球放在不计重力的木板OB上的A处,木板左端O处可自由转动,在B处用力F竖直向上抬着木板,使其保持水平,已知木板长1m,AB长20cm,求F的大小是多少?
![]() ![]() ![]()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 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 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所需的器材除了杠杆、支架、细线、钩码外,还需要______. (2)杠杆两端的螺母的作用是______. (3)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发现左端比右端高,应将钩码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这样的好处是______. (4)实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 (5)下表是某同学实验的过程记录,请把表格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 请作出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 根据图中给出的动力臂,画出它对应的动力的示意图.
![]() 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
![]() 图中甲乙两个小球的重力均为30N.请用力的示意图分别将它们的重力表示出来.
![]() 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 可省一半力,图 最费力,图 和图 用力大小一样.
![]() 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 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墙是否砌得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 原理制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