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图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__________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
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一列长150米的火车正在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的一个安全位置测量出整列火车通过他共用时7.5秒求:(1)这列火车的速度为多少?(2)如果这列火车从威海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正好等于这个速度,威海到济南的距离约为550千米,则火车从威海到济南需用多少小时?(3)如果火车以这个速度穿越一条长为1000米的隧道,则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3)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 m/s;在前3s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 运动(选填“东”或“西”).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变 。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发烧病人的额头为他降温,这是利用酒精在蒸发过程中 (填“吸”或“放”)热。
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 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___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 (1)物理课本的宽是182.5__________ (2)教室黑板的水平长度约为3.5_______ (3)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 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
如图所示现象中,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老花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
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
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cm B.10cm C.16cm D.20cm
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凸透镜中心25 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下图“T”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 A.大于100 mm B.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如图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镜面越大,像就越大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 C.物体越大,像也越大 D.平面镜倾斜一些放置,像变大
下列哪个现象为折射的结果:①筷子水中部分是曲折的;②清澈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浅;③太阳未出地平线,人已看到太阳;④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